保養心血管 首重慎選食物  自由時報  文/鄭又元

心血管疾病是影響台灣老年人壽命和健康的頭號殺手,病因在於動脈硬化造成的問題。

動脈硬化是全身性的疾病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頸動脈狹窄、腎動脈性高血壓、主動脈瘤、周邊動脈疾病等。

最為民眾熟知的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疾病)和腦中風(腦血管疾病),分別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三名(民國96年)。

危險因子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抽菸、年齡(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或停經後)、肥胖、不運動以及有家族病史者等。

很多慢性病患(如高血壓患者)誤以為沒有任何的不舒服,就不必理會。事實上,控制慢性病首要工作是規則用藥治療,以免心臟病、中風、腎臟病和視網膜病變在10年後,找上自己。

服藥後,若有不適症狀,如咳嗽、頭痛或性功能障礙,應請教醫師,勿自行停藥。藥物不可與酒精一同服用,且未經醫師同意,不要胡亂併服其他藥物。如出外旅遊,也要記得配備足夠的藥物。

除了藥物外,還要戒除菸酒等不良習慣,定期運動、做身體檢查和均衡健康飲食。

老年人除了飲食要定時定量外,應該注重「三低」,包括低鹽、低糖、低油。

◎保持長壽的秘訣在於慎選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可獲得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質。

●選擇良性蛋白質,包括低脂牛奶、豆漿、豆腐、魚、雞肉和瘦肉等。

●選擇容易消化、新鮮,且具有季節性的食物。

◎哪些食物要忌口:

●少吃動物性脂肪與肥肉,最好使用植物油。

●少吃膽固醇多的食物,包括肥肉、蝦、蟹、動物內臟、花枝、牡蠣以及蛋黃等。

●少吃鹽分高的食物,如鹽漬、臘味、罐頭食品等。

●不要攝食過多的澱粉性食物,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品,如油炸、油煎食物。

◎其他注意事項:

用餐只吃八分飽,不暴飲暴食、不偏食,食物以柔軟淡味為主、喝適量白開水、少喝飲料、少量多餐、多利用蒸、燉、炒等方式烹調,少用油炸、油煎。

◎其他良好習慣包括:

生活規律、避免熬夜、睡眠充足、保持心情輕鬆愉悅,避免過度生氣、緊張與壓力、保持大便通暢,勿用力解便、避免用過熱或過冷的水洗澡,並避免洗三溫暖、規律運動、定期做健康檢查和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

(作者為台大家醫部醫師)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防老人跌倒 多運動訓練平衡力   自由時報  文/溫瓊容

台灣65歲以上老人一年跌倒的發生率約為10%至20%,跌倒不僅造成活動能力的衰退,也因為害怕再跌倒
而減少活動,進而造成其他功能的喪失與依賴。

◎老人跌倒的危險因子:

●內在因素:老化對姿勢平衡和步態的改變,扮演重要的角色。年紀的增加伴隨著本體感覺輸入的減低
            、反射變慢、維持姿勢的肌肉力量減退、日常生活功能或認知功能障礙、視力不良等,都
            會導致跌倒。此外,一些急性與慢性疾病也會造成跌倒。

●外在因素:多重藥物的使用(超過4種以上),其中以精神科藥物、Ia類抗心律不整藥物、毛地黃、利
            尿劑的相對危險性較高。

●環境因素:光線不良、地毯滑動、浴室未裝設扶手與防滑地板等安全設施、不平或對比不明顯的樓梯
            、破損或濕滑的地板、未固定的電線等。

◎如何預防老人跌倒:

●運動:尤其以下半身的肌力訓練,以及平衡感訓練,對防範跌倒最有效。例如太極拳,動作緩慢,並
        力求身體各部位的放鬆與平衡,能增加下肢肌力,使控制姿勢的能力較好。

●居家環境的改善:室內及樓梯間保持明亮,地板避免濕滑有凹洞,固定會滑動的地毯,階梯與浴室設
                  置防滑設施,並裝置扶手。通道處不放置家具或其他物品,電話線與延長線沿著牆
                  垣,常用的生活用品放在伸手可及之處,避免站在椅上取物等。

●若是有服用抗精神病用藥、鎮靜劑、安眠藥、抗憂鬱劑,或同時服用4種以上藥物,應詢問醫師,停止
  不必要的藥物或降低劑量。

●使用輔具:例如使用床邊的扶手與警鈴、柺杖、助行器、髖部保護等。

●其他:

(1)強化骨骼的藥物:目前有很多藥物用來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進而預防骨折,如荷爾蒙、鈣片、維
                     生素D、雙磷酸鹽類藥物等。

(2)心血管問題: 有些跌倒意外是因為合併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例如服用藥物或心臟節律出問題引
                  起昏厥。因此需要定期的追蹤治療。

(3)視力問題:視力不良的老人有較高的機率在跌倒時造成骨折。所有的老人均應做視力評估,需要時
               ,應轉診眼科醫師處理。

(4)鞋子種類:老人所穿著的鞋子應大小合適、鞋底有止滑的功能。低跟的鞋子有較好的靜止與動態平
               衡。

跌倒是老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對於曾跌倒或再發性跌倒的老人,應諮詢醫師詳細的評估,找出所有可能
導致跌倒的原因與危險因子,做適當的處理,如此才能有效減少跌倒的機會。

(作者為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醫師)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防紫光零像差 新一代人工水晶體新視界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網路成癮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年輕人往往因過度使用電腦,不但近視加深,也使高度近視機率增加,容
易引發早發性白內障,顯然白內障已不再是銀髮族的專利。當眼球出現白內障時,就必須置換人工水晶
體。目前已有新科技產品問世,一種可以阻擋紫光與提供零像差的「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已獲衛生署
核准使用於治療白內障,強調帶來更好的夜間視力品質,以及改善生活,成為患者的新選擇。

白內障是指眼球中水晶體混濁變質,不再清澈,導致患者在看東西時,視覺上會有霧霧的感覺;但霧化
的視覺感受因人而異。不過,一旦患者的病情逐漸影響到日常生活時,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藥物治療,手
術治療是唯一的方法,當眼球出現白內障時,就必須置換人工水晶體。

早期球面人工水晶體,可能影響夜間視力。尤其是白內障患者,如果接受白內障手術換上不具有抵擋有
害光線功能的人工水晶體,解決了白內障,反而有可能讓視網膜黃斑部受到傷害。因為波長較短的有害
光線中,當屬「紫光」的能量最強,一般人工水晶體無法阻擋有害的紫光,如果長期曝露在高能量的紫
光下,日後就可能對視網膜黃斑部造成傷害。

植入具有過濾紫光效果的人工水晶體,就能發揮保護視網膜的功能,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目前新一代
的防紫光人工水晶體,能把具有高能量的紫外光擋掉,讓比較無害低能量的藍光仍然可以正常穿透,好
處是夜間開車視力不受影響,不會感覺視力變暗。研究也發現,藍光對於人體分泌的褪黑激素有調節功
能,如此生理時鐘不會受影響。

新一代的防紫光人工水晶體屬於非球面設計,即中間近圓球,但邊緣平滑,夜間光線不會模糊,無像差
,可減少夜間的眩光問題,具有永久性,不需置換,做一次手術即可保持永久。年輕人視網膜較敏感,
年齡30至40歲就出現水晶體混濁,或先天性白內障,建議置放人工水晶體效果更明顯,使用時間更久,
晚上開車也不必擔心。但是如果視網膜內有黃斑部病變,或是糖尿病患者,則不建議使用。

手術完成之後,並不需要特別保養,陳逸川醫師提醒,這一段期間並不適合從事一些活動,包括避免提
重物、做激烈的運動,初期最好不要隨便揉眼睛,以免造成眼睛損傷或感染,並要按時點藥與回診追蹤
,就能回復清晰的視力與新視野,以及增進生活品質。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8&id=4673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症是因為太軟弱? 誤會大了!  【中時健康 陳怡君/台北報導】

憂鬱症是一種臨床表現多變的情緒疾病,在東方社會與文化中,容易將憂鬱症視為是性格軟弱所致,也
曾有宗教領袖公開表示,憂鬱症是太在意自己,患者應多關切週遭,多幫助別人就可以消弭憂鬱症。這
類言論多少是造成憂鬱症就診率偏低的原因,而旁人的眼光也常讓患者承受莫大的壓力。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皇吉表示,在漢民族的文化觀念中,每個人都應善盡自己被賦予的社會
責任,至於個人的情緒問題,則應自我掌握與克服。不過,憂鬱症的成因錯綜複雜,涉及複雜的心理學
與生物學及環境因素,當前認為其致病機轉源自於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使患者的身心均受到影響
,不但有低落沮喪的情緒,常見的生理症狀包含慢性疼痛、焦躁不耐、腸胃不順暢或是失眠等問題。憂
鬱症是情緒的疾病,患者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相關的生理反應,是無法單單以堅強與勇敢解決這些症
狀。

社會觀念的誤解多少影響了憂鬱症患者的就醫,此一現象造成憂鬱症的誤診、未能妥善及時治療所導致
的失能,將成為社會鉅大的成本和沉重的負擔。林皇吉指出,根據研究顯示,在精神科門診接受治療的
患者,之前多曾於其他科別門診求助,如中醫、家醫科、內科等,之後才接受精神專科醫師的治療,延
後接受精神科診治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對於自已的情緒異常缺乏體認,或對於接受精神科的協助仍多所顧
忌,另一方面憂鬱症也常伴隨許多身體症狀,如肌肉酸痛、胸悶等,導致患者不會聯想到憂鬱症,反而
只尋求身體症狀的解除。一般人以為憂鬱症只是情緒低落,但嚴重憂鬱症卻會讓人失去工作、甚至生活
或自己照顧的能力,世界衛生組織(WHO)即預測,西元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的三大疾病之一就是憂鬱
症。

林皇吉說,在社區研究中曾見過一名大學生案例,這位患者一直是課業分組報告的領導人物,個性樂觀
開朗,課業表現良好,但在準備研究所甄試的期間,他開始出現情緒低落、失眠、精狀況很差及強烈負
面思考的現象,剛開始同學也多能包容,但後來漸漸開始猜忌患者是否因為要準備考試,故意佯病,規
避責任,患者女友則因為擔心,常要花很多時間陪在他身邊,患者常感到強烈的罪惡感,一度想從宿舍
高樓跳下去,所幸及時接受精神科治療,才避免一場悲劇。

不過,這位患者在服藥初期因為覺得症狀已改善因而自行停藥,不久即再度復發,變得比服藥前更差,
不僅容易掉淚,自殺的念頭也更為強烈,在重新服藥控制治療後,患者終於順利通過研究所甄試,生活
重回軌道。

憂鬱症的患者即使正確就醫,也可能發生中斷治療、治療未完全而重複發病的情形,顯見規則追蹤、完
成療程(至少治療6個月)非常重要。目前臨床常見的憂鬱症治療方式包含心理治療、光照療法、電痙
攣和藥物治療等,其中心理治療以認知行為療法為主,搭配藥物治療效果可加乘;林皇吉表示,藥物治
療則是目前治療方式的主流,新一代常見的藥物包含SSRI(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選擇
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NDRI(去甲基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回收抑制劑)等等,這些藥物
都是以調節患者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達到情緒及身體症狀的緩解。這些類藥物的副作用都較傳統
的抗憂鬱藥物(三環抗憂鬱劑等)來的安全,副作用少。整體而言,各種抗憂鬱劑的治療成效相仿,但個
別患者對於藥物治療反應及副作用易感性卻有差異,治療中宜與醫師充分討論,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或藥物。

許多患者對憂鬱症用藥存在錯誤觀念,包含認為用藥會成癮,因此感覺症狀減輕即自行決定停藥。因為
抗憂鬱劑要調整腦內中樞神經傳導物質,發揮療效,需2-4週的時間,並無立即改變情緒效果,因此較
無成癮的疑慮,建議患者如對用藥有任何的想法,或因副作用感到不適,都應及時與醫師討論解決。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2,23&id=4645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白天睡晚上哭?醫師:小心腸絞痛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

新生兒夜間哭鬧常讓父母頭痛不已,甚至有父母親形容小孩「白天像天使、晚上像魔鬼」,小兒科醫師
今天指出,這有可能是腸絞痛的症狀,父母親不應忽略。

奇美醫學中心小兒科主治醫師蔡友謙表示,腸絞痛常發生在年齡約2至3個月新生兒身上,一般是由於腸
神經對牛奶蛋白的過敏反應引起,只要改用水解蛋白、無乳糖奶粉或服藥就可改善,但較容易被誤認為
小孩只是愛哭鬧而忽略。

蔡友謙指出,寶寶的不舒服可能在受到照顧者安撫時稍微舒緩,但晚間獨自入睡時就又開始哭鬧,因此
常成為父母親夜間的惡夢。

蔡友謙表示,有些父母親在面對寶寶哭鬧時,在檢查過餵食狀況及尿布後就不加安撫,認為小孩哭久了
就不會哭、這樣以後比較好帶,但這不是很正確的觀念。

他說,哭是寶寶的語言,也是表達生理需求、心理反應及病理狀況的方式,哭的方式不盡相同,父母親
應仔細傾聽,耐心了解寶寶真正的需求、盡力安撫,若還是哭鬧不停就要考慮帶到醫院檢查,也可把寶
寶的哭聲以錄音或錄影的方式錄下,供醫生診治時參考及判斷。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防止腦中風找上 均衡飲食、規律運動   uho編輯部
 
台灣每年約有一萬人因中風死亡,中風患者通常會留下半側肢體癱瘓、無法說話、不自主動作以及智能障礙
等等的後遺症,需要家屬的支持與醫療復健團隊的耐心與毅力。目前中風次僅於於癌症佔第二位。由於中風
後死去的腦細胞無法再生,因此中風患者通常會留下半側肢體癱瘓、無法說話、不自主動作以及智能障礙等
等的後遺症。

什麼是「中風」?它的定義簡單的說是腦血管破裂或堵塞,所引起的出血或血流不暢,致使腦內局部受到壓
迫、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部分失去功能而留下的神經症狀。中風的的好發年紀大多在五十歲以上的病人
,這時候的血管多半已經有硬化的現象。如果有高血壓、心臟疾病、糖尿病、抽菸、酗酒、家族中風病史等
等,都應該要定期做健康檢查、均衡飲食、規律的運動,以防止腦中風找上你!

花蓮慈濟醫院復健科簡世霖醫師,今晚(2/16)將在大愛電視「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中分享與中風患者的復健
之路,82歲已經中風3次的陳志英伯伯,他們遠從中壢搬來花蓮慈院附近租房子,方便太太劉素珍每天帶伯伯
來復健,走過大半輩子互相扶持的青春,他們鶼鰈情深的復健故事,也會在節目中分享。同時還有八位醫師
提供a免費call in健康諮詢服務。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899
新聞來源:優活健康網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防”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患者不可不知

糖尿病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的內分泌疾病。主要的併發症都是由日積月累的微細血管病變造成。
在眼睛的問題中影響病人日常生活最多的是視網膜病變。但是,可怕的是初期的病變常常沒有什
麼症狀,等到覺得視力模糊時,視網膜可能已經進入較嚴重的病變期了。目前已開發國家中,糖
尿病仍然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臺安醫院眼科周文穎醫師提醒,有糖尿病的病人切勿輕忽,記
得要定期的做眼部檢查才好。

原則上,若是初發現有糖尿病時,血糖超過250mg/dl,便應該同時做眼睛的檢查。若是低於此數
值,可在醫師建議下一個月內做檢查。若初次檢查眼睛完全沒有問題,則可一年檢查一次。但是
,若發現有出血、血管滲出物等病變,就需依照病變的程度每半年或每三個月檢查一次。

周文穎醫師表示,容易在視網膜出現病變的危險因素有:

1.罹病的期間︰約34-59%的DM病人在其一生中發現不同程度的病變。10年以上病史的病人,第一
  型DM約40%,第二型DM約20%會有糖尿病視網膜的病變。
2.血糖控制的好壞與穩定度︰經常的穩定控制在200mg/dl以下,則有可能10年也少見病變。
3.肥胖︰暴飲暴食、體重過重,不但DM控制不易,眼睛也易因此容易病變。
4.高血壓︰DM本就是血管結構問題,高血壓會使病變加快、加劇。
5.其他:腎臟功能好壞、是否持續良好運動習慣、抽煙或嗜酒、都可能影響眼睛病情。

雖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經間接眼底鏡直接檢查出來,但是有時還得藉由螢光眼底血管攝影術來
判斷栓塞的位置,或水腫的範圍,並可作為雷射激光治療前後病灶復原程度的比較。是診斷糖尿
病視網膜病變非常重要的方法。此外,為了能詳細檢查,病人至眼科檢查眼睛須要點散瞳劑,散
瞳劑可把瞳孔暫時放大,雖然短時間內會有怕光或視力模糊,確實不太舒服,但是卻是非常必要
的檢查手續。

一旦發現視網膜病變是否就會失明?周文穎醫師表示,這並不一定。若是只有非增殖性病變,且
無黃斑部水腫,再加上良好的血糖控制,就比較無失明之慮。但是若病人有增殖性病變,又有腎
臟功能問題,甚至又有高血壓,若併發大量的眼底出血,就可能突然失明了。

至於雷射治療主要是圍堵因小血管瘤或新生血管造成的局部水腫、出血,減少病程中視網膜的破
壞,盡量降低視力惡化的危險,大部分的病人能維持雷射治療時的最佳視力,少數則可有1-2行
的進步。不過周醫師也說,不是有視網膜病變病人都需要手術。只有病情嚴重至玻璃體出血、視
網膜剝離、或併發利害白內障、青光眼時,醫師會為挽救殘餘視力而做手術治療。

其實,所有罹患糖尿病的病人,重要的是不要心存僥倖。嚴謹的配合醫師及營養師給予的治療方
針,去控制血糖、血脂,適量攝取維生素、抗氧化劑,每天持續的運動,保持樂觀的心情,定期
每年至少一次眼睛檢查,甚至要求醫師確認最佳視力狀態(視力降低一定要找出原因),還須與
家人一起學習,這樣,所有的努力,一定至少會大大的降低眼睛病變的威脅,過著有品質的生活。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635

新聞來源:優活健康網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菸害防制法新制10大問】

Q1.公司行號內可以吸菸嗎?
登記三人以上的公司其室內場所,包括老闆辦公室、會議室、廁所、 樓梯間、停車場等要全
面禁菸,吸菸只能到戶外。

Q2.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禁菸標誌要怎麼貼?
場所負責人須在所有入口處張貼明顯禁菸標示,且不可以提供菸灰缸、打火機等與吸菸有關之
器具。

Q3.騎樓、頂樓可以吸菸嗎?
菸害防制法對於騎樓、頂樓等戶外場所未有規範,不過即使在騎樓或頂樓吸菸,以不影響進出
的人為原則。

Q4.公共場所可以設吸菸室嗎?
絕大多數的室內公共場所是全面禁菸的,只有餐飲店、旅館、商場及老人福利機構,可以例外
設置吸菸室,但吸菸室除要符合獨立空調、獨立隔間、平行封閉的自動門、負壓…等等條件外
,重要的是要經過專門技術人員檢查合格發給證明,而場所負責人要把證明貼在吸菸室門口。

Q5.24小時營業的網咖、KTV(包廂)、MTV(包廂)、可以吸菸嗎?
不行,業者也不能提供與吸菸有關之器具,同時必須張貼明顯禁菸標示,否則將受罰。

Q6.哪些場所連戶外空間都要禁菸?
醫院、高中職以下學校、動物園、兒童育樂中心,不管戶、內外,只要園區範圍內都要禁菸。

Q7.戶外場所就可以隨處吸菸嗎?
大專院校、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室外體育場,室內全面禁菸,而室外除指定吸菸區外,
也要禁菸,且吸菸區不可以設在必經之處所。

Q8.販賣菸品的商店應注意什麼?
遵循「不廣告、不促銷」的原則,主要就是不可以有菸品廣告的海報、燈箱等,消費者不可以
直接拿到菸品,菸品展示只能一個品項擺出一包菸(賣場1條),整個展示面積不超過2平方公
尺,須張貼警語…等。

Q9.住宅的陽台、廁所可以吸菸嗎?
菸害防制法對於私領域未有規範,不過在住宅內吸菸確實會延著管線影響到鄰居,請盡量至戶
外吸菸以免影響家人及鄰居。

Q10.要怎麼檢舉、有獎金嗎?
請記下時間、地點、情況甚或拍照,向縣市衛生局檢舉,或洽董氏基金會。目前只有台北市及
台南市有檢舉獎金。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650

新聞來源:優活健康網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工植牙須注意 補好地基齒槽骨

人工植牙的發展至今已臻成熟。其成功率高達九成以上,並且已是大部分牙醫師進行治
療時的一個選項。奇美醫院牙科部牙周病科 - 黃國精主任表示,自然牙齒在口內是靠齒
槽骨來支撐受力,而人工植牙和自然牙齒之差別主要在於沒有「牙周韌帶」;但同樣地,
人工植牙也需要靠骨頭來支撐受力。因此,骨頭有無影響了人工植牙的受力,亦會影響
周遭牙齦的高度,進而影響美觀。

黃國精說,一般牙齒拔除後,骨頭會重新癒合重新塑型,隨著時間越久骨頭會吸收更多、
或者因為其他因素,例如牙周病、牙根尖周圍病變等造成骨頭破壞,以至於在拔牙後造
成骨頭缺損塌陷,這些皆會造成骨頭不足影響植牙的穩定性,甚至無法植牙。

因此對於此類病例,臨床上視其狀況分為兩類:若只有缺損一小部分,可於植牙手術時同
時進行引導骨再生術,即所謂的補骨頭;若缺損較多,則須先補骨頭來增加骨頭寬度或高
度,或者同時增加寬度及高度,等待4至6個月,待其骨頭長好後再進行植牙手術。

臨床上對於植牙區域骨頭不足的case,其補骨方式常見的大約有下列幾種:

1.引導骨再生術:增加骨頭寬度
2.再生膜(鈦網---引導骨再生術的一種) :可同時增加骨頭寬度及高度
3.Onlay graft---Bone block:可同時增加骨頭寬度及高度
4.Bone split+ Bone grafts(骨劈開術):增加骨頭寬度

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須看個人狀況而定。至於補骨的來源分類有:自體骨、同種骨、異種骨
(動物性骨粉)、合成骨粉。黃醫師表示,其中以自體骨(Autogenous graft)最佳,所謂自體
骨,亦即自身取得的骨頭,若要取得較多量之自體骨(Autogenous graft),口內可從頦骨(即
下巴(chin))、 ramus或下顎大臼齒頰側區域取得,這在門診進行手術即可。若要取得更大量
之自體骨,可從口腔以外的身體其他骨骼部位取得,此多從腸骨(iliac bone) 取得,但須在
開刀房進行手術。

齒槽脊增大術不只是用來為了植牙而已,若前牙在拔牙後因前牙唇側骨頭較薄易造成骨脊萎縮
塌陷,製作傳統式牙橋時會影響美觀之製作,亦可用此術式來解決牙齦萎縮塌陷之問題;當然
亦可在拔牙時,同時以類似之術式-齒槽脊保存術( ridge preservation ),來維持原來之牙
齦外型,避免牙齦塌陷,達到美觀之維持。

人工植牙是靠骨頭來支撐受力,而牙齦是保護骨頭、顯現美觀,正常健康的牙齦高度取決於其
下之骨頭,因此,骨頭有無影響了人工植牙的受力,亦會影響周遭牙齦的高度,進而影響了美
觀的表現。

黃醫師指出,骨頭是人工植牙的地基,有了穩固的地基,方能將人工植體植在最佳之位置,讓
人工植牙贗復物能有最佳之外型並且讓植體達到最佳受力之狀況,並且在良好的口腔清潔維護
下,讓人工植牙能長久使用。這如同建築物一樣,根基穩固,才能長治久安。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667

新聞來源:優活健康網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抽菸+喝酒 產生”頭頸部癌”機率倍增
 
咽、喉及口腔癌及其頸部轉移,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疾病,更是國人常見的癌症之一。
其致病原因通常與香煙、酒精、化學物質、病毒等有關。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
內科主任 - 張君照醫師說明,頭頸部癌包括了鎖骨以上(除了腦部以外)耳、鼻、
鼻竇、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喉、唾液腺、甲狀腺、神經、血管、肌肉、皮膚、
軟組織等之所有惡性腫瘤。

食道癌發生率一般為男性多於女性。在病理學上,食道癌主要為鱗狀細胞癌及腺癌,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常影響鱗狀細胞癌發生,例如食物中長期缺乏維生素及礦物質
、食用含亞硝基胺食物、過量飲用含丹寧或熱茶、抽菸、過量飲酒、嚼檳榔。

張君照醫師表示,據統計,頭頸癌病人所發生的異時重複性癌,有三分之一發生在食
道。通常這是由於長期大量吸煙及酗酒引起的。

其致病因素包括,長期飲酒,除了對口腔、咽喉部黏膜刺激之外,酒精代謝的乙醛類
物質,在動物實驗是致癌物;酒精也是一種好溶劑,能增加一些致癌物質穿透深層組
織,酒加香菸的致癌加成作用,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另外,酒精濫用者也經常忽略營
養的攝取,造成免疫不佳,最後使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發生的機率大增。

既然許多頭頸部癌症的發生是有原因可循,當然還不能完全解釋所有癌症的形成,但
這是人類目前在抗癌路上,最起碼可以輕易避免它發生的最基本預防方法。張君照醫
師解釋,就如同前面所述,頭頸部的危險因子:煙、酒、檳榔、煙草、一些化學物質
、少數醃漬食物及長久保存食物,只要我們遠離它們,並且避免從事有毒燻煙及霧氣
的工作,如果無法避免,那也要做基本防護,也就是我們預防頭頸部癌症工作的第一
步,至於次級的,當然就是定期檢查。

鑑於統計研究發現,上述頭頸部癌症及食道癌有著密切關係,而癌症復發大都在原部
位或周圍的位置,也可能轉移至其它部位。由於醫學科技的進步,消化道內視鏡的發
明大大提高了早期診斷癌症的機會,也是提高癌症存活率最有效的方法。胃鏡除了可
觀察消化道黏膜微小變化外,更可以適時地經由胃鏡作活體切片病理檢查及細胞學檢
查,診斷十分正確。所以張君照醫師建議,頭頸部癌症的患者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以
期排除食道癌的發生。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655

新聞來源:優活健康網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管治療一點都不可怕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杜依蓁】

根據調查,很多人聽到根管治療都會以為是抽神經,而一聽到醫師說要抽神經,都會覺得牙
齒好像無法挽救了,甚至覺得抽神經很可怕而拒絕接受治療。其實根管治療是為了保存受傷
的牙齒,而非拔除它,如想要保存部分好的牙齒,根管治療即是最好的選擇。

光麗牙醫診所董永華醫師表示,其實抽神經只是根管治療的一部分。牙根管內除了有神經,
還有一些細胞、牙髓組織。整套的根管治療包含清除發炎壞死的牙髓組織,將根管擴大,並
用特殊牙膠將根管填充,避免細菌進入,再度造成感染。

很多人因害怕而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當蛀牙的細菌已侵犯到牙髓組織,導致牙髓組織發炎
,就須作根管治療,若患者繼續置之不理,牙髓內細菌跑到牙根外,造成牙根囊腫,甚至急
性發炎成蜂窩性組織炎,就須接受手術治療,實在是得不償失。。

以前的根管治療,是醫師會先用藥物把神經毒死,再手執器械清除牙髓腔內發炎的神經和組
織,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不舒服,且人工清除牙髓腔易清不乾淨,造成日後重
複發炎情形,這些原因都會造成患者因害怕而排斥作根管治療。

現今的根管治療技術已相當進步,是使用電動式根管清潔器械,清潔根管速度快且乾淨,不
會有殘留的細菌和神經組織,有效減少術後疼痛,可降低患者的恐懼,所以患者接受度高。

董永華醫師表示,一般接受根管治療後會有輕微發炎期,如馬上作神經管填封,神經管內壓
力和組織液無法宣洩,易有疼痛的現象,建議患者約一星期後再回診作根管封填,可減經疼
痛情形。根管治療後牙齒本身已經沒有活性所以較脆弱,醫師會根據牙齒受傷程度建議患者
作牙冠或齒雕保護牙齒,避免牙齒在咀嚼硬物時斷裂。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到牙醫檢查牙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可避免作根管治
療的命運。當你感覺某一顆特定的牙齒對冷熱酸甜會敏感時,就要儘快就診,讓牙醫師儘早
發現原因,儘早治療,才能即時作最好的處置,保有健康的牙齒。

大台中旅遊網http://taichung.travel-web.com.tw/

牙齒.jpg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沒吞胃藥 關節藥吃到胃出血   民視新聞網

關節炎的病患要特別注意了,雖然健保不再給付俗稱胃藥的的制酸劑,但有部分專門用於
關節炎的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卻都有傷害腸胃副作用,尤其是老年病患,更容易造成胃
出血、甚至胃潰瘍,醫生因此警告,拿藥要先問清楚,免得傻傻吃出問題。

關節痛起來要人命,不吃藥實在受不了,但是部分抗發炎止痛藥卻有傷胃的副作用,在健
保不給付俗稱胃藥的制酸劑之後,很多關節炎患者還因此得了胃病。

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老人,因為關節炎服用一般非類固醇止痛藥後,約有2成會出現胃
潰瘍,不過,對腸胃道副作用較低的特殊抗發炎止痛藥,目前健保給付條件卻很嚴格。

雖然只有大約2成的藥物,必須搭配制酸劑中和胃酸,但不想要病沒醫好,有多了胃病,
拿藥時可得先跟醫師問仔細。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肝加油站/慢性B肝急性發作有茶色尿 是膽紅素代謝出問題   自由時報

文/許金川

Q:我的父親今年55歲,今年一月中因為胃脹就醫檢查,結果醫師說,是慢性B肝急性發作所
    引起,目前已使用貝樂克治療兩週,但回診時,肝指數卻更高了,原來肝指數ALT630
高      至800,我們覺得很奇怪,為何用藥後肝指數反而升高?

目前他的小便為深茶色,請問使用貝樂克後,小便會有深茶色的情況嗎?為何肝炎發作卻有
胃脹的症狀?會不會是食道靜脈曲張造成?

A:B型肝炎患者在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後,通常血中的B肝病毒量會先下降,隨後肝指數才
    會跟著下降,因此,令尊的肝指數治療後反而升高,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B肝病毒量已下降,通常在一陣子後,肝指數就會下降。另一種情況是肝指數在使用貝樂
克治療後升高,並非導因於B肝病毒,至於其他因素,如:服用偏方、草藥、保健食品,或飲
酒或自體免疫肝病等,也都有可能使肝指數偏高。

小便顏色變成深茶色,有可能是因為他的慢性B肝急性發作,造成肝臟功能衰退,導致膽紅素
無法順利由肝臟代謝轉換,才會引起茶色尿,與使用貝樂克無關。

一般來說,如果肝臟發炎的情況在貝樂克控制下漸漸好轉,血中膽紅素的值會漸趨正常,小
便顏色也會逐日回復正常。

此外,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時,有些患者會出現一些全身症狀,例如疲倦、胃口不佳、腹脹
等,但並非每個患者都會出現。

至於食道靜脈瘤本身不會引起腹脹,但食道靜脈瘤患者如果肝硬化情形嚴重,合併有脾臟腫
大,也會引起腹脹。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及會刊,供民眾免費索閱。新出刊的45
  期會刊有「標靶治療—鎖定、殲滅肝癌細胞」、「猝不及防—猛爆性肝炎真可怕」、「C肝
  治療新藥物,可望縮短肝炎治療療程」等。
 
  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
www.liver.org.tw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歌名
  • 請輸入密碼:

塞車 真的很傷「心」  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飆車會使心跳加速,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塞車卻更容易使心臟病發!

台大研究發現,暴露空氣污染會導致心臟病發的機率增高,春節期間路上常見的大塞
車,車陣中高濃度廢氣,可能讓駕駛或乘客身陷心臟病發地雷區,讓全家人生命陷入
危險。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大成指出,台大醫院與國內學者歷年來研究證實,暴露
空氣污染,包括空氣微粒、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一氧化碳與各種汽車廢氣,皆可能
使心血管疾病惡化或急性發作。

蘇大成表示,汽車廢氣又以柴油車排放更嚴重,會引發體內發炎反應與血栓溶解因子
惡化,且使心臟自主神經的心律可變異性(HRV)變差,已罹患心臟病者更要小心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有文獻指出,塞車會增加心肌梗塞風險。

最近的研究也發現,超長及加班工作時間,晚間睡眠不足加上過量抽菸,與年輕發病
的心肌梗塞病人密切相關。熬夜趕路開夜車,若是碰上大塞車,又是過度疲勞,將是
非常危險的事,也可能連累全家人的生命安全。蘇大成建議,民眾先做好行前規劃,
儘量避免塞車狀況與縮短身陷車陣的時間,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則儘量避免熬夜
、長途開車或坐車。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