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淺談蕁麻疹 

 

蕁麻疹又稱風疹,俗稱風癩或起清膜,發病時全身出現許多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非常癢的塊狀膨疹(Wheal),這些膨疹可以突然出現幾分鐘或幾小時之後就自己消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但是在其他地區又不停地有新的浮腫出現。這些膨疹是因為皮膚內的血管擴張且通透性增加所造成,如蕁麻疹較厲害,浮腫位於皮膚深處,則可見皮膚腫脹變厚,稱為「血管神經性水腫」,可見於嘴唇、眼皮、手掌、腳掌。如腫脹發生於喉嚨,可引起喉頭水腫、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有生命危險;若蕁麻疹發生於消化道黏膜,則病人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現象。

 

何謂急性及慢性尋麻疹

 

以病程而論,「急性」蕁麻疹通常是數天到一、兩個星期就會消失。如果超過六個星期以上,則稱為「慢性」蕁麻疹。

 

引起蕁麻疹的原因

 

以西醫的觀點來說,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為過敏反應,即某些人的體質特殊,體內的免疫系統對外的某種特定物質的有過敏反應。當這些人吃到、吸進接觸到這種特定物質時,皮膚就會因過敏反應使血管 擴張、通透性增加而發生蕁麻疹,這種特定物質就被稱為「過敏原」。這些過敏原包括:

‧食物:海鮮、發酵食品、堅果類、蛋、牛奶、含人工添加物製品、含咖啡因食品、芒果、草莓、竹筍、葡萄柚、糯米、香菇及酒精類飲料等。

‧藥物:抗生素、止痛劑、鎮定劑、安眠藥、利尿劑、維他命等。

‧感染:慢性蛀牙、牙周病、鼻竇炎、尿路感染、念珠菌感染、B型C型肝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滴蟲、腸道寄生蟲感染。

‧藥品:抗生素、止痛劑、鎮定劑、安眠藥、利尿劑、維他命等。

‧吸入抗原(如花粉、黴菌孢子)

‧注射物(如輸血、疫苗、胰島素等)

‧慢性感染(蛀牙、香港腳、寄生蟲等)

 

有些人也可以因為一些物理性的因素,引起蕁麻疹。例如冰塊、壓力(如內衣較緊,或褲頭鬆緊帶的部位),物理性引起的蕁麻疹多為局部性的,有些人會在特定的時間產生蕁麻疹,如運動後流汗就開始發疹,這是因為乙醯膽素分泌所造成的。甚至心理因素,也可以造成發病的原因。

 

如何處理蕁麻疹

 

最佳的方法是找出並去除導致蕁麻疹的原因。藥物方面的治療是以抗組織胺類的藥物為首選。一般而言,抗組織胺是一種很安全的藥物,最大的缺點是會引起病人嗜睡的副作用,但此缺點已經由新的長效型抗組織安藥物的研發而改進了。另外服用時也有少數病人會有口乾、視線模糊、或有解尿困難的情形。所以有前列腺腫大、青光眼的病人,服用此藥要特別小心。

 

自我護理

 

一、洗澡可以使用肥皂或沐浴乳,但水溫不要太高。

二、依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並使用止癢擦劑,或局部冰敷以降低癢的感覺。

三、不要使用酒精擦拭,有時反而會越擦越癢。

 

至於慢性蕁麻疹,絕大部分不是因為對外來的過敏原過敏所引起,也由於病因根本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外來過敏原,因此任憑你如何飲食控制,也不會有明顯的改善。

 

一般來說,慢性蕁麻疹並不需要用類固醇來治療,因為口服或注射類固醇雖然非常有效,但往往無法根治病情,只要藥物一停掉,疹子反而加重,經年累月下來,常常造成嚴重的副作用。除非有些慢性蕁麻疹實在發得很嚴重,或是引發嚴重的血管水腫(angioedema),也就是臉部或脖子嚴重腫脹,甚至引起呼吸困難時,可給予短暫類固醇治療,以便迅速改善症狀。至於自體免疫性蕁麻疹則必須考慮長期以低劑量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劑治療。

 

新聞來源:King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墮落天使 的頭像
    墮落天使

    shiangyin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