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患者何時可以停藥?
氣喘病患常問,氣喘到底可不可以治好?需要一輩子用藥嗎?在此由氣喘的發生機轉來解釋比較容易了解;氣喘的基本病因是呼吸道慢性發炎,但在慢性發炎時患者往往臨床上無明顯症狀,一旦併發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發作的時候呼吸道會強烈收縮,病患也往往在這時侯才會尋求醫療協助。一般而言氣喘急性發作的治療成效相當快,通常一週左右就會獲得改善,一旦氣喘急性發作獲得控制,可以開始考慮減藥,但這不代表您的氣喘已經痊癒,更不代表您可因此停藥,因為這些呼吸道長期累積的慢性發炎仍然存在,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氣喘患者會有症狀而求診時往往已經累積了許多的慢性發炎,這部分需抗發炎藥物持續使用才可能清除這些慢性發炎,如果慢性發炎沒有清除則患者呼吸道仍在發炎狀態,一旦再遇到感染或過敏原就會再引發另一波急性發作,所以氣喘患者切勿貿然停藥,否則會增加氣喘急性發作和惡化的機率。
至於如何清除這些呼吸道的慢性發炎呢?類固醇是目前常用於氣喘的治療藥物中,最有效的抗發炎藥物,不過一般民眾對於其副作用,如:影響生長、肥胖、抑制免疫力…等,聞之色變,所以對其接受度並不高,因此往往降低了氣喘治療與預防的效果。而新一代吸入型類固醇的發展,使藥物直接作用在呼吸道,因為直接作用在呼吸道上,所以在劑量的需求上大約只有口服劑量的 1/100 而已,另外吸入型類固醇比較不會被身體所吸收,即使被身體吸收後,也幾乎馬上被肝臟代謝而不具作用,所以不至於有全身性副作用產生。
根據最新版的氣喘診療指引,氣喘的治療採階梯式治療,所謂的階梯式治療就是依據病人的症狀控制程度以最少的治療藥物來達到氣喘控制的目的。所以階梯式的治療就是當疾病控制穩定達三到六個月後,可以慢慢以每三到六個月的時間來調整將控制藥物減少至最低的有效控制劑量,至最低劑量後還要持續使用”至少一年”且穩定無症狀才可以考慮停止控制用藥。
最後,目前控制氣喘慢性發炎的首選用藥為吸入型類固醇,這種藥並不會產生所謂的成癮性,可以安心地長期使用,它可以長期保養氣喘患者的氣管,讓發炎反應降到最低。如患者貿然停藥,不但增加氣喘急性發作和惡化的機率,長久下來也會因呼吸道反覆發炎,導致呼吸道變形、纖維化、對藥物治療反應變差、肺功能持續變壞。想要控制好氣喘,就必須要長時間穩定地使用吸入型類固醇,用藥的劑量則是要視病情的嚴重度而定;若是病情有改善,則可在醫師評估過後逐漸調低劑量,甚至停藥。
新聞來源:K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