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入戲太深‧不肯下戲

大多數的人都以為人的一生只有一種角色,其實不然!!

你知道為什麼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把自己搞得那麼慘,ex.婚姻破裂、親子失和、工作不順利、人際關係差…等等,很大的成分是因為你分不清楚什麼時候該扮演什麼角色,甚至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難以察覺這個秘密,執著自己一輩子只演一個角色,然後把自己的生活搞砸了之後,再把別人的生活也搞砸,從此沒完沒了…。

你知道嗎?根據觀察,大多數的人在一天當中,至少有十一種以上的角色要扮演,比方說,子女的角色、為人父母的角色、兄弟姐妹的角色、夫妻的角色、同事的角色、主管的角色、下屬的角色、朋友的角色、男女朋友的角色、消費者的角色、乘客的角色…,這些都是你,或許你從來都沒想過,對嗎??

**個案分享**

她今年四十五歲,美商公司高階主管,結婚二十年,育有二女一男,雙薪家庭,住信義區豪宅,穿名牌、開雙B名車,生活條件優渥,看似幸福美滿,婚姻卻暗潮洶湧、孩子一個個離家出走、先生外遇不斷、她的親生父母親躲她遠遠的,她永遠盛氣凌人,不可一世…。

在公司,她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她以兇悍、強勢、得理不饒人聞名,她要的東西如果沒有在五分鐘內放在她的桌上,那個人下午就可以準備打包回家;她的至理名言是:想要混水摸魚,去別家公司!!她規定員工在上班時間禁止使用msn、skype,而且全公司每台電腦都二十四小時監控,你整天上了哪些網站、瀏覽了哪些網頁,她都知道,哪怕是你在樓梯間抽菸,被她看到,她就會跟你說:『公司付錢給你,是請你來抽菸的嗎??』

回到家裡,她像檢察官一樣開始訊問先生一整天的行蹤,如果有任何她聽起來怪怪行程或交代不清的地方,那完了,吵翻天…;每當她回到自己的娘家,她會趾高氣昂地指揮她的父母做這兒做那兒,什麼事情該怎麼處理等等,如果她的父母沒有按照她的方式去做,也完了,父母會被她罵到臭頭,比狗還慘…;當她的孩子更有趣了,她的及格標準是九十五分,只要孩子有一科的分數未達九十五分(她是不能開除孩子啦),孩子就必須被禁足一個月,也就是這一個月內的星期六、日,都要在家裡K書…;她成功地把家裡的氣氛搞得跟監獄一樣,先生、孩子個個都想往外逃,百坪的豪宅裡,現在只剩下她一個人。

日前她跑來問我,一進門就非常激動、聲音高八度地問我:『老師,你說說看阿,你說說看阿,我哪裡錯了!!我努力地賺錢為這個家,我給孩子最好的,不管住的、吃的、用的、穿的,哪一樣虧欠他們…;結果我的孩子考上大學之後就全部搬出去,放假都不回來,我打手機給他們,他們都不接,我先生也不回家,在外面玩女人…;我那麼辛苦地做了這一切,得到的卻是這樣的下場,究竟我上輩子造了麼孼…;老師,你可以告訴我嗎??』

聽完了她將近三十分鐘如機關槍的抱怨後,我問她:『你可以告訴我什麼是為人父母的角色?』她說:『哦,老師,這麼簡單的問題你也不知道喔!!為人父母指的就是如何當父母阿!!也就是我們要去瞭解孩子的需要、傾聽孩子的聲音、給孩子支持與鼓勵!!』我跟她說,嗯你很棒,你都知道,那什麼是為人子女的角色?她說:『為人子女就是要隨時隨地關心父母、要孝順父母、不可以忤逆父母阿!!』我接著問她:『那你平常是怎麼扮演這兩個角色的??』她開始不說話、成默不語(我猜那是她這輩子第一次說不出話來);我又問她什麼是為人妻子的角色?她說:『要關心先生所發生的事、要照顧先生的身體健康…』說到這裡她開始哽咽、說不出話、最後嚎啕大哭起來…,我問她怎麼了,她說:『老師,我發現我好像不會扮演父母的角色、子女的角色、妻子的角色,我通通都不會,我發現這麼多年來,不管我在什麼場合,我永遠都只扮演“我是美商高階主管“的角色,我跟父母相處的時候是如此,我跟孩子相處的時候是如此,我跟先生在一起的時候也是如此,我永遠都只要別人聽我的,照我的方式去做,我發現只要別人不照我的意思去做,我就開始有很大的情緒,我就想要把他們變成我想要的樣子……』(此時她哭到不能自己……)

十分鐘後她告訴我:『老師,我懂了,我之所以會那麼惹人厭,是因為我永遠只扮演一種角色,而當環境已經不同的時候,我並沒覺察到,我卻還堅持演同一個角色,甚至不願意下戲…,現在我才明白,原來在家裡我不可以一副高高在上,原來爸媽、先生、孩子並不喜我在家裡還扮演主管的角色,我真是糟糕透了,是我親手毀了這個家……』

親愛的朋友,你清楚自己該扮演的角色有哪些嗎?

如果你把私底下你在家裡的角色(如少爺爺、少奶奶的角色),帶到工作上,且把少爺爺、少奶奶這個角色在工作上發揮的淋漓盡致的時候,你猜你會有什麼下場??

在我們的生活裡,如果你還堅持只演一個角色的話,或者當場景已經改變時,你仍執著在上一場戲的角色裡且入戲太深,不肯下戲時,小心喔,除了沒人有給你掌聲之外,你唯一能得到的就是別人對你的埋怨、痛恨與不諒解…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歌名
  • 請輸入密碼:

歌名:妳是我老婆 詞:鄔裕康/小蟲 曲:彭莒欣

 

路不是一開始就非常順暢 愛也不是一開始就很輝煌

拋錨跌倒你還好都在身旁 每個眼神都是我精神食糧

看著你那麼包容體諒讓我決定 盡全力送你全世界最好的

 

I don't wanna lose you and I will always love you

你是我的老婆 粗重明天就交給我

I don't wanna leave you hoo how much I love you

你是我的最愛 沒有任何人能把你替代 My heart...oh...

 

誰不希望跟愛的人愛到老 誰不想早上起床有人擁抱

愛情這東西沒有人會不要 但幸福要靠兩人把手牽好

看著你那麼善解人意讓我決定 我相信你是全世界最好的

 

I don't wanna lose you and I will always love you

你是我的老婆 粗重明天就交給我

I don't wanna leave you hoo how much I love you

你是我的最愛 沒有任何人能把你替代

I don'wanna lose you and I will always love you

你是我的老婆 你的快樂就交給我

I don't wanna leave you hoo how much Ilove you

你是我的最愛 沒有任何人能把你替代 My heart for you

 

I don'wanna lose you and I will always love you

你是我的老婆 粗重明天就交給我

I don't wanna leave you hoo how much I love you

你是我的最愛 沒有任何人能把你替代

 

I don't wanna lose you and I will always love you

你是我的老婆 你的快樂就交給我

I don't wanna leave you  hoo how much I love you

你是我的最愛 沒有任何人能把你替代 My heart for you

 

獨白:謝謝你這麼多年來一直照顧我

希望我們這輩子永遠這麼甜蜜的走下去 謝謝你 老婆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5 Fri 2010 22:26
  • 光芒

歌名:光芒 詞:陳乃榮 曲:陳乃榮

 

回到過去看見你天使般的笑容 天真的眼神中露出一絲驕傲

記憶裡你那清脆開懷的笑聲 失落時的失聲痛哭

 

記得那天和你一起仰望著星空 閃爍著是你對我訴說的願望

要知道雨過之後必定有彩虹 別忘了最初的感動

 

我忘不了你眼神中的光芒 那是最美麗的期望

拿出畫筆描繪曾經的記憶和芬芳 放開手張開翅膀

 

我忘不了你眼神中的光芒 那是最美麗的期望

拿出畫筆描繪出未來的幸福模樣 在茫茫人海之中 

我看到你的光芒

 

我忘不了你眼神中的光芒 那是最美麗的期望

拿起畫筆描繪曾經的記憶和芬芳 放開手張開翅膀

 

我忘不了你眼神中的光芒 那是最美麗的期望

拿起畫筆描繪出未來的幸福模樣 在茫茫人海之中 

我看到你的光芒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2 Tue 2010 23:59
  • 密碼文章 惡魔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歌名
  • 請輸入密碼:

僵直性脊椎炎 有四大徵兆 自由時報 文/邱啟勝

在眾多的關節炎中,有一種主要侵犯脊椎關節及附近軟組織的關節炎,其典型症狀為漸進性的慢性下背部疼痛及僵硬,病程嚴重和控制不良者,會造成脊椎黏合而無法彎曲,形成竹竿型的脊椎。

◎僵直性脊椎炎的徵兆

引起下背疼痛的病因種類很多,所以病人容易延誤就醫或被誤診,僵直性脊椎炎根據New York criteria的診斷標準有4點:

●病人有下背部疼痛及僵硬,休息亦無法減輕,時間超過3個月。

●病人的腰椎運動範圍受限(包括前後彎、側彎)。

●病人的擴胸範圍受限制(擴展範圍小於2.5公分)。

●X光檢查有薦腸關節炎(骨盆與脊椎交接處),嚴重度在雙側二級或單側三級以上,約有20%的人會合併周邊關節炎。

此病常伴隨一些特徵,如足跟或足底疼痛現象(跟腱炎及足底筋膜炎)。

另外,少數病人侵犯眼睛會造成葡萄膜炎與虹彩炎。

◎如何治療僵直性脊椎炎

治療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減少疼痛、僵硬,以及維持正常的脊椎關節活動度,並預防併發症。

目前治療的觀念是先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減少關節的疼痛與僵硬,使病人能有適度運動,維持良好的姿勢及正常的活動。

日常的保健可鼓勵病人多做深呼吸,及伸展脊椎運動(如游泳、柔軟體操、跳舞等)。

消炎止痛藥的劑量可由病患依據疼痛程度自行調整藥,無症狀時,甚至可停藥。長期使用免疫調節劑(所謂第二線藥物,磺氨塞拉金),對患者的脊椎關節炎也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近年來,國外的研究資料顯示,抗腫瘤壞死因子的生物製劑(Enbrel或 Humira),在治療僵直性脊椎炎有突破性的進展。大部分接受這些藥物注射後的病人有顯著改善的效果。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種徵兆 簡易鑑別咳嗽原因 自由時報 文/何鐘德

俗話說:「土水師怕抓漏,醫生怕治嗽。」主要是因為咳嗽的原因眾多,需要細心與耐心的診察才能確診治療。

咳嗽是身體藉由快速的肺部加壓,來排出在肺部內刺激性物質的一種動作。咳嗽可以是隨意控制的,也可能是身體的不隨意反射動作。

◎咳嗽的原因:依據發生的期間分成兩大類。

●急性的咳嗽(小於3週內):分為感染性原因與非感染性原因。

(1)感染性原因包括:感冒、鼻竇問題、肺炎、百日咳、哮吼等。

(2)非感染性原因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氣喘的急性惡化,或是環境因素。

●慢性的咳嗽(大於3週以上):

(1)環境因素:如吸菸、灰塵、花粉、寵物、空氣污染或天氣太乾燥等。

(2)肺部因素:氣喘、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肺癌、心因性肺水腫。

(3)呼吸道問題:鼻涕倒流、鼻竇炎、過敏等。

(4)其他:服用ACE類降血壓藥物、胃食道逆流等。

◎咳嗽的簡易鑑別診斷:可以根據痰液的情況及合併的症狀做一些常見原因的分析。以下是最常見的疾患鑑別診斷:

1.若是痰液清稀、或是白微黃,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是流行性感冒。

2.若是痰黃黏稠、或是棕色、或綠色,若是已經是數週以上,常見原因是慢性支氣管炎,若合併有發燒,可能為。

3.若是咳嗽合併有喘鳴聲,常見為支氣管炎、或是氣喘。

4.若是合併有心臟病、夜咳、或是躺下時更咳,常見的原因是充血性心衰竭。

5.若是慢性咳嗽並合併午後、或是夜間發燒、體重減輕,可能是肺結核。

6.若是咳嗽痰少、或無痰、咳嗽超過2週以上皆不好,可能是感染黴漿菌。

7.若是吸到冷空氣、或是灰塵就咳嗽,主要是過敏所致。

8.若是數個月的咳嗽皆不癒,合併體重減輕,需要留意可能是肺癌。

9.若是白天不咳,只有夜咳嚴重,併有黃濃鼻涕,常見為鼻竇炎、鼻涕倒流。

10.若是容易胃痛、胃酸過多、或心窩有灼熱感,則是胃食道逆流所引起。

11.若是突發性刀刺般的胸痛、心跳加速、很喘、呼吸困難,需注意是否為肺栓塞。

12.若是呼吸很喘,兼有桃紅色泡沫狀的痰液,可能是肺水腫。

◎何時需要進一步檢查?

如果咳嗽超過3週皆無好轉跡象、咳嗽有血、呼吸困難、合併持續性低燒、或體重快速減輕,建議進一步檢查,包括抽血、照胸部X光、痰液分析、或是做細菌、結核菌的培養等。

總之,咳嗽的原因繁多,民眾最好還是經由專業醫師的診查,正確診斷,才好下處方治療。

(作者為台中大甲宏光耳鼻喉小兒、內科診所院長)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草軒-2.jpg 

名片_電話地址 可以外送

 先草軒-1.jpg 

名片_地圖(燦坤3C喔)搭公車也可以到

仙草軒的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shiantsao

仙草軒可以提供大家訂購的網站

http://www.ihergo.com/store/shiantsao/product

這是~~仙草凍喔

ST830226.JPG 

當然 不令澀的希望每位愛好美食的人

多去吃吃看看 批評指教 多多介紹一些親朋好友

也希望能告訴仙草軒一些心得和感想

仙草軒有虛心受教和改進的空間和成長的機會

當然要是覺得不錯的也可以告訴仙草軒

也幫仙草軒多多推銷 

仙草軒全體人員會非常謝謝大家的

各位的支持加油 是仙草軒店裡的原動力支撐的力量 

 讚.gif 讚.gif 讚.gif 讚.gif 讚.gif 讚.gif 讚.gif 讚.gif

附註:請幫忙推推~謝謝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為人父母

要「成」為父母是很簡單的事,許多人甚至是糊裡糊塗地就成了父母,但要真的「做」父母,那可就是一輩子的志業了!沒有一種生涯像做父母一樣,時間那麼長,那麼富挑戰性,雖然責任很重,樂趣倒也無窮。

想起來有點荒唐,在這麼進步的社會裡,在進入每一樣工作之前,都要具備一些特定的資格、經歷、證照等等,甚至還要筆試、面試、推薦人、保人……只有做父母這一行,什麼都不要,而且往往也沒有在職訓練、定期考核,父母這一行真是海闊天空,好不自在!好像我們天生就是父母高手,君不見打從我們會玩家家酒開始,就不斷地在扮演父母的角色啦!不錯,從小我們耳濡目染,由父母、親朋、師長、社會、媒體、甚至自然界,看到許多為父母之道。問題是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我們只是聽聞而已,還是有感於心,而且以內化為我們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呢?這些日日所學是否仍適用於目前的時間、空間?是否適用於自己的親子關係中?每個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他與其他六十億人都不同,所以你永遠是第一次做這麼一個獨一無二的小孩的父母。而時代又瞬息萬變,孩子也天天在長大、吸收、改變。父母才剛學會應付三、四歲小孩的執拗,馬上又得幫他適應進入托兒所的團體生活。彷彿昨天才和小學的兒子探討友朋關係,今日卻看著他有了青春期的浪漫、徬徨與掙扎。好不容易,你才克服心理障礙,接近了電腦,但馬上你又得思考這個體積輕、薄、短、小的「大怪獸」,對家庭成員的互動、小孩的社交模式、學習行為、甚至心靈污染的衝擊!感謝你的小孩,他們是刺激你終身學習的原動力,父母之道雖然是本無字天書,但愛心卻是它的譯碼!做父母是一項終身的學習,你有入學證明但是沒有畢業證書。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產 安全好處多 自由時報 文/石光興

自然生產對嬰兒或是母親,皆是一種最天然、最安全的分娩方式。

◎其優點有下列幾點:

●產後可立即下床活動

自然生產只要產後無不適,即可立即下床活動;但剖腹產產婦都要等到第二天才可下床。

●產後可立即進食

自然產可於產後立即進食;但剖腹產要等到排氣後,進食流質飲食無不適,再採漸進式方式進食。

●傷口小,復原快

自然產的傷口在會陰處,傷口較小,復原較快;剖腹產傷口於腹部下端長約10公分,傷口大,較疼痛,恢復期較長。

●安全性高

不論是母親或嬰兒,剖腹產的罹病率及死亡率皆比自然生產高,且嬰兒死亡率高出自然生產約兩倍。自然生產的出血量通常小於300cc;剖腹產的出血量約500cc左右。

●併發症較少

自然產是最自然的分娩方式,其併發症較少;剖腹產產婦較容易發生子宮裂傷、膀胱傷害、輸尿管傷害、大量出血、胎兒傷害、感染、敗血症、骨盆腔黏連、血栓栓塞、疤痕組織過大、子宮腺肌瘤等。

●增進親子關係

自然產於產檯上可立即執行,產後即刻母嬰皮膚接觸,並鼓勵準爸爸參與陪產增進親子關係;剖腹產因麻醉因素,可能準爸爸無法陪產,延遲親子關係。

●成本低,減少醫療支出

自然產平均住院天數為3至5天,剖腹產平均住院天數為5至7天,故自然產可減少家庭及社會成本。

除了醫療因素且非得剖腹產的情況下,只要能自然產就自然產,它是最天然、最安全,同時也是一種自然的本能,盼望產婦不要為了怕痛,看時辰或擔心產道鬆弛影響夫妻性生活而要求剖腹產。

(作者為振興醫院婦產科主任)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一種可以致命的遺傳疾病,發病年齡從出生到成年皆有可能發生。由於脊髓的前角「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突變,肌肉發生漸進性退化,逐漸影響患者控制隨意肌肉的能力,如走路、爬行、吞嚥、呼吸和控制頭、頸肌肉等日常動作。

當發病時,患者的肌肉會產生對稱性、逐漸性的退化且軟弱無力的萎縮表現,一般來說,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依其發病年齡、疾病嚴重度及肌肉受影響程度分為三型→

1.嚴重型:第一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Werdning-Hoffmann Diseasa〉

一般出生6個月就會出現四肢及軀幹因嚴重肌張力減退而呈現無力症狀、肌腱反射消失、無法吞嚥、呼吸困難,通常嬰兒時期〈約2歲前〉就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2.中間型:第二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Dubowitz Disease〉

出生後6個月至1歲半之間,患者開始出現對稱性下肢近端肌肉無力,導致無法走路與站立,偶而上肢受到影響而產生手部顫抖,通常頭部肌肉較不受影響,可以有正常的臉部表情,少數患者在孩童時期因併發感染而死亡,多數患者仰賴外來健康支援與照護可活至成年。

3.輕型:第三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Kugelberg-Welandwe Disease〉

發病年齡從1歲半至成年皆可能發生,通常以肢體近端肌肉表現輕度無力,僅在跑步或走樓梯等活動時造成輕微不便,通常這型患者可長期存活。

由於此遺傳疾病的高帶因率,加上這類患者目前尚無具體之治療方式可以治癒或減輕患者的症狀,這樣一來會造成家庭及社會很重的負擔。所以唯有依賴正確的篩檢流程與基因檢測,來降低此病的發生率。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領藥時 須確認名字及藥品

國人就醫經驗中,三長兩短(掛號、候診、領藥時間長,醫師看診、問話短)是最令人詬病的,因此醫院門診藥局一直努力要縮短病患的候藥時間,以提升病患滿意度。

但其實除了要縮短候藥時間外,民眾在領藥的過程中,有更多東西需要去注意。

●首先要確定領到的藥是自己的,除了聽「發藥藥師」唱名、核對健保卡,確認身分外,民眾也要看清楚藥袋上的姓名是不是自己的名字。

●然後藉由藥袋上的藥品名稱及外觀形容,確認藥品是否正確。

雖然藥師在調劑的過程,都經過嚴謹的「三讀五對」,但在「To Err is Human」(只要是人都會犯錯)以及快速的調劑作業下,還是有可能會疏忽犯錯,因此民眾也要再一次核對藥品是否有誤。

●最後根據藥袋上的適應症,了解自己的用藥是否合乎病情需求。

如果對藥品的適應症及用法、用量有疑慮,一定要當場詢問藥師。

●若服用多種藥物,例如同時有心血管疾病、婦科疾病及特殊用藥等,也要請「用藥諮詢藥師」幫忙確認藥品是否可同時併用,以避免藥品交互作用的發生。

其實在就醫的過程中,能縮短領藥時間固然令人開心,但民眾在領藥時,應做的注意事項還是不能省略,多停留1至2分鐘,多一份注意,也是同時為自己的用藥安全多一份把關。

文/李秋美(作者為台中縣童綜合醫院藥劑部藥師)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淺談自體免疫疾病

除了過敏與風濕的部分外,大部分的民眾並不瞭解「免疫風濕科」的免疫部分是在看哪一方面的疾病,往往被民眾誤以為只要常常感冒,或是有任何除了高血壓或糖尿病以外的慢性病,都是免疫系統出問題所造成。其實,在免疫風濕科這個領域中,有關「免疫」部份,最主要就是診察自體免疫疾病。

什麼是”自體免疫疾病”呢?簡單的說,就是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的一種特殊疾病。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如同一個國家的軍隊,肩負著抵抗並消滅外來侵犯者的任務,如果一個國家的軍隊將自己的國民誤認為是外來者而發動攻擊,將會造成自己國民的傷害。而自體免疫疾病就是自己的免疫系統誤將自身的器官或組織,當成外來的有害物質,而加以摧毀清除,所導致自己身體受損的一種疾病。大部分的人都以為自體免疫疾病病人的免疫力是低下,其實不然。事實上,這類病患的免疫力量是正常的,只不過是搞錯了攻擊的對象罷了,也因為如此,用來治療自體免疫疾病所用的藥物,並不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反而是以具有減低免疫力效果的藥物,如:類固醇或抗排斥的免疫抑制藥物為治療主角,希望能將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力道減弱一點,以減少身體的傷害。

自體免疫疾病包含了許多的疾病,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全身性紅斑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此病雖然好發於青春期的年輕女性,但是在更年期之後的女性也有可能會發生,典型的蝴蝶斑或盤狀狼瘡在亞洲人身上比白種人少見,但是在狼瘡性腎絲球腎炎的發生上,反而是亞洲人比白種人較多也較嚴重。除了皮膚黏膜與腎臟外,全身性紅斑狼瘡也可以侵犯心臟、肺臟、腦部、週邊關節,甚至也可以影響骨髓造血功能,造成淋巴球或白血球低下、溶血性貧血,或血小板低下的症狀

除了紅斑狼瘡外,也有一種較罕為人知的疾病,稱做抗磷脂抗體症候群,臨床上以動脈或靜脈的栓塞為主要表現,好發於年輕女性身上,也常常因造成胎盤血管栓塞而導致生育年齡婦女的習慣性流產。這個疾病可以單獨發生,也常和全身性紅斑狼瘡同時發生。另外,有一種疾病稱做休格林氏症( Sjogren’s syndrome),因臨床以嘴巴乾和眼睛乾為最主要的表現,所以又稱做乾燥症,此疾病好發於五十歲上下的中年婦女,臨床上的一些表現有時候會和全身性紅斑狼瘡重疊,也讓這類的病患常被誤診為全身性紅斑狼瘡,此病和全身性紅斑狼瘡常有家族群聚性,因此也常戲稱此病和全身性紅斑狼瘡是”母女病”。

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是因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肌肉所造成的多處肌肉發炎,因而導致四肢肌肉酸痛無力,如果同時侵犯到表層的皮膚,造成某些特別的皮膚紅疹,則稱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全身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俗稱硬皮症,主要是因為皮下組織不明原因的慢性發炎,刺激皮下組織的纖維母細胞製造大量的膠原纖維沉積於身體組織中,以致皮膚變厚變硬,甚至導致內臟器官的纖維化而影響其正常功能,有時,自體免疫疾病所造成的全身變化,如關節炎、肌肉發炎、雙手雷諾氏現象(遇冷時手指變白變紫)等,無法適當的區分是屬於上述哪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時,便稱為混合型或無法分類的結締組織病變。

除了上述的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外,有些自體免疫疾病專門攻擊某一個特定的器官,如自體免疫性肝炎、葛雷夫氏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各式各樣的血管炎,如韋格納氏肉芽組織血管炎、巨細胞動脈炎、高安氏動脈炎、結節性多發性動脈炎等。而這些疾病有時也可能會與上述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同時出現。

有許多的自體免疫疾病表現或抽血檢查非常相似,所以在臨床上,除了要知道病患發病的詳細經過外,還要再加上仔細的病患身體評估與最後的血清免疫檢查,才能幫病患做最正確的最後診斷,而非只是看抽血報告單方面來下結論。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的病患其血清中抗核抗體(Anti-nuclear antibody, ANA)呈陽性的比例約為99.9%,但並不是ANA呈陽性的病患都是全身性紅斑狼瘡,其他如休格林氏症、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全身性硬化症,或多發性肌炎等的自體免疫疾病,甚至連正常人,ANA都有可能呈陽性反應。

早期民眾的觀念都認為,若得到像全身性紅斑狼瘡這一類的自體免疫疾病,就是得了絕症。其實自體免疫疾病和高血壓或糖尿病一樣,都是一種慢性病,由於醫藥科技的發達,只要配合專科醫師的治療,現在這一類病患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疾病控制與良好的生活品質,甚至與一般健康大眾的生活沒什麼兩樣。若您身邊的親朋好友有此類的疾病,別忘了提醒他們,切勿聽信沒有根據的偏方或服用誇大不實的健康食品,應盡速至有免疫專科醫師的醫院追蹤檢查,配合醫師的診療計劃,這樣才是維護健康根本之道!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頭痛常見的原因與治療方式

頭痛是人們常見的病痛之一,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更有許多人因而困擾不已,隨著嚴重的程度不同,可能影響工作的效率及生活品質,因此認識頭痛,將有助於頭痛問題的解決。

一般來說,如果頭痛時間已數十年,大多是較良性的頭痛(如:偏頭痛、緊張型頭痛),平時不痛卻突然痛起來的比較可能是有嚴重的問題(如:腦瘤、腦膜炎等)。頭痛時,病人也常會問是否頭部長了腫瘤,但研究顯示,頭痛病人有腦瘤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一,且頭部對痛有感覺的器官只有在顱內的血管、靜脈竇、顱神經和腦膜,顱外的頭皮、肌肉、骨膜等.;而腦部本身因為沒有痛覺受器,所以有時腦內有腫瘤反而不會感到疼痛。

頭痛分類

頭痛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兩種:

1. 原發性頭痛:此類型並非由腦內結構性病變(如腦瘤、感染等)或其他藥物或身體疾病引起的頭痛。這類頭痛佔所有頭痛中大約90%以上,而以偏頭痛和緊縮型頭痛這兩大類最多。

2. 次發性頭痛:指的是在腦中長出異物,在頭痛病人中只佔少數。

原發性頭痛中的偏頭痛很常見,而在成年人中,偏頭痛是比較嚴重,因此也是最需要學會分辨及尋求治療的類型,另外緊縮型頭痛及叢發性頭痛也是常見的頭痛之一。以下則針對各種常見的頭痛來作簡略的介紹:

1. 預兆偏頭痛:一般發生在頭痛之前,如看到一些光線,但通常這些症狀維持時間很短,小於一小時,有些患者不只看到光線,還有一側肢體感覺麻痺或異常,或突然講不出話。

2. 無預兆偏頭痛:是最常見的一種偏頭痛,一般它的特徵如:單側中等度以上痛頭,痛會隨著活動加劇,此外會有噁心、對光線及對聲音敏感。

3. 緊縮型頭痛:感覺兩邊太陽穴緊緊的,但有時也可是類似爆炸般的劇痛,多在下午發生,通常與壓力有關,有人又稱肌肉收縮性頭痛,在頸部、頭部及身上其他部位有許多壓痛點,尤其在一些姿勢不良的人,如伏案寫作、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打電話或大哥大1-2 小時、頸部退化性關節炎等;通常它的症狀在早上較輕微到下午或晚上變的較嚴重。

4. 叢發性頭痛:以男性為主,痛起來要人命。發作以單邊為主,痛在眼睛後面,或是一邊的太陽穴,發作從兩天一次到一天很多次發作往往在一天中某幾個固定時段,準確的像鬧鐘,且進行的很快,5~10分鐘即到最痛點,痛起來坐立難安,常有結膜充血、流眼淚、鼻塞、流鼻水、瞳孔收縮、眼瞼下垂、水腫的現象。

偏頭痛的原因

偏頭痛是一種體質引起的頭痛,佔有很大比例是有家族遺傳。當父母中一人有偏頭痛的症狀,就有44%的機會遺傳給孩子,當父母皆會偏頭痛,小孩發作的機率高達60~80%。再因一些刺激因素如天氣變化、失眠、壓力、食物(如乳製品咖啡因飲料巧克力粒酒類柑橘類未經及人工添加物等)刺激週邊三叉神經纖維,傳到腦幹分必物質造成血管性發炎,所以避免刺激因素是很重要的。

偏頭痛的處理

一般藥物治療可分為急性止痛及預防頭痛再發。偏頭痛急性發作之藥物治療種類很多,可大致分為偏頭痛專一性與非專一性藥物。其中,口服具專一性的翠普登、麥角胺,或非專一性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證據等級最佳,建議優先選用。輕中度偏頭痛,先選擇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替代藥物包括口服阿斯匹靈、複方止痛藥。嚴重度偏頭痛,建議口服或鼻噴翠普登或是麥角胺,宜在頭痛早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部份患者亦有效。偏頭痛若演變為重積狀態。使用急性治療藥物,要當心藥物過度使用頭痛(泛指濫用止痛藥引發之頭痛),原則上一個月使用不宜超過十天。

那些人需要預防頭痛再發

1. 每週發作大於2次

2. 發作時間過長超過48小時

3. 頭痛的程度非常嚴重

4. 預兆時間過長

5. 急性處理往往無法完全緩解疼痛

長期的頭痛會影響正常人的生活步調,甚至降低工作效率,造成生活品質嚴重下滑,若發現有長期頭痛的現象,應積極及早就醫。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童偏挑食的科學診斷與治療對策

台灣幼童偏挑食問題普遍存在,為了讓爸媽們徹底了解家中寶貝的飲食行為及偏挑食的成因,並給予適當且有效的照護,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於今(2)日舉辦「孩童偏挑食問題現況及未來解決策略」研討會,會中首度發佈針對兒童偏挑食的診斷系統(IMFeD Tool),以科學的方式判斷並為偏挑食兒童提供量身訂做的治療之道。

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目前台灣偏挑食兒童比例仍高居不下,從過去問診的案例中發現,高達六成的父母習慣憑藉既有的認知,以進食量或是對食物的喜愛程度來斷定孩童是否有偏挑食問題;而一旦發現孩子有偏挑食的傾向時,多數爸媽往往以強迫性手段導正孩子的飲食行為,而非積極地探究原因,協助孩童解決問題。此外,兒童長期偏挑食亦可能影響其未來的成長與發展,例如,偏挑食孩童,有較高比率會出現身高、體重落後的情況;而衝突性的餵養行為可能造成親子互動關係不良發展,而間接影響孩子學習、人際關係發展。同時在心理方向也容易呈現情緒控制等問題。

另外,孩童的偏挑食行為也會受到父母或照護者的餵養認知或餵養行為的影響。而國際上新發展的孩童偏挑食科學診斷及治療系統,即提供了更互動、科學、客製化的診斷與治療方式,讓爸媽在面臨孩童飲食行為偏差時或是對於孩童進食行為產生懷疑時,可透過專業的評估工具,來瞭解孩童過去的生、心理表現及進食狀況,並由專業小兒科醫師的自身經驗輔以科學診斷系統來判讀形成偏挑食的原因。此套診斷系統目前在全球各國家已逐步推行,台灣也正式導入,並期望透過各方的推廣,能幫助更多有偏挑食孩童困擾的家庭。

新型的診斷系統大致上將幼兒偏挑食問題分為六大類型,分別導因於不同原因,包括:因潛在疾病問題,導致孩童胃口不佳或是進食意願減少;因父母過於期許孩子成長及攝食量而誤認為孩子食慾不佳;因孩子本身氣質就對於食物沒興趣而胃口不好;某些孩子感官知覺較為敏銳,而對於特定食物的口味、溫度、外觀特別敏感,而產生了挑食行為;因為經歷過不愉快的進食經驗,而對食物產生了刻板印象及排斥性;還有一類是因帶養者忽視或不關心態度所導致孩子情緒上的封閉及食慾的偏差。(附件一)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 趙舜卿醫師表示,使用孩童偏挑食科學診斷系統的案例中發現,多數父母開始知道以更客觀、科學的方式觀察孩子生理及心理反應並正視其對孩子的餵養態度,進食間的親子互動關係也較之前明顯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所屬餵食困難的類型可能不只一種(例如兼具潛在疾病問題和對食物知覺敏感而選擇性挑食),孩童餵食困難的狀況也會因為時間久了演變成習慣性。因此,面對孩童飲食行為偏差時,父母務必諮詢醫師,釐清其所屬餵食困難的類型,再給予適合的治療建議;在這些治療方針中,首先務需讓家長瞭解自己孩子的特質,認同孩子飲食上的偏差行為,並透過行為改善,來逐步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必要時輔以營養補充品的使用,避免營養素攝取不均衡或缺乏的問題,才能達到落實根治兒童偏挑食行為的目的。

附件一、新型的診斷系統診斷出偏挑食寶寶六大類型:

1.潛在疾病問題(Underlying Medical Condition):孩子通常會有潛在疾病警訊訊號,例如:吞嚥困難、生長遲緩、腹瀉…等症狀的出現,反映出孩童的偏挑食或是拒食行為來自於生理上潛在疾病的問題,而導致胃口不佳或是進食意願減少,必需透過適當的器質性疾病治療,才可解決由身體不適所產生的餵食困難。

2.父母過度擔心(Undue Parental Concern):這類型的孩子本身沒有偏挑食的飲食問題,成長也大多不錯。但父母過度期許孩子能成長更好或吃的更多一些,往往產生過度的擔心,並採用強迫性餵養行為,長期下來,反而導致親子衝突性的互動關係。爸媽在衡量孩子偏挑食的傾向時,也應和醫師諮詢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營養以及成長狀況的適當預期,避免錯誤認知導致親子關係惡化。

3.胃口有限(Limited Appetite):好奇、固執、易受吸引、不夠專注是這類型孩子的特徵,對「吃」興趣低落導致用餐時容易邊吃邊玩,需耗費長時間餵食。解決這類型的偏挑食行為,爸媽首先必須幫助孩子建立飢餓感和吃東西後的飽足感,來促進孩子的食慾與意願。

4.感官性挑食(Sensory Food Aversion):這類型的孩子表現出來的外在行為主要來自於本身極度敏感的知覺,例如:孩童對特定食物的口味、溫度、顏色、外觀、材質..等而失去嘗試食物的興趣,並且這類型孩童往往有其他知覺特別敏感的狀況產生。改善這類型孩子對於食物的敏感,爸媽可從孩子可以接受的食物開始,以誘導但不要強迫的方式逐步增加孩子嘗試新食物的意願。

5.畏懼進食(Fear of Feeding):部分孩童會因為過去經歷過不愉快的進食經驗,例如:哽咽、或曾經因疾病需進行管灌,而影響其心理對於食物主觀性的印象,增加對某種食物的恐懼及排斥性。爸媽可透過技巧性的教養方式減輕孩子的排斥,例如利用孩子在放鬆或想睡的時候餵食,可以減少孩子對進食的敏感度。

6.忽視(Neglact):這類孩子通常會展現冷漠或疏離的互動關係,主要肇因於帶養者對於照護孩子上的忽視與漠視。也因此,這類型問題較常發生於社經狀況不佳或帶養者本身也有發展上的問題,無法照護自己孩子的家庭中。要改善這類孩子的狀況,最有效的方是就是尋求其他有經驗且熱情的帶養者來照護,如發生有虐童等問題時,轉介社福機構介入。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