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必然」與「偶然」——淺談人格障礙

相對於一般精神疾病通常能夠辨識出開始點的「偶然」,有一種被稱做「人格障礙」的精神疾病,其出發點則不那麼明顯,但卻顯得是一種「必然」。根據不同的研究發現,人格障礙的盛行率在9%到16%之間。看到這樣的數字想必很多人會倒吸一大口氣!其實,一些駭人聽聞的社會新聞中的主角們,除了可能罹患常見的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酒藥癮之外,還可能是罹患人格障礙。

依照美國精神醫學會第四版的診斷手冊,人格障礙的病人有下列特徵:

一、至少在下列兩項以上持續地偏離常模:

1、認知:對事情的看法與他人不同
2、情感表達:太過強烈、壓抑或不適切
3、人際關係:無法保持適當的距離,太過緊張或疏離
4、衝動控制:容易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

二、行為模式沒有彈性,且出現在許多個人情境或社交場合

三、在個人社會、職業表現等方面造成臨床上顯著的挫折或損害

四、從青春期末期或成年早期開始出現

五、不是來自其它精神疾病

六、不是來自酒精或藥物使用,或其它身體疾病

換句話說,達到人格障礙程度的人時常也是很難相處的人,因為他(她)的個人行事作為,與週遭的人不大一樣,而且會造成自己與他人很大的不方便,甚至出現負面的影響,例如,在就學就業、建立親密關係、甚至個人身心健康的維護上都可能出問題。表面上可能光鮮亮麗,裡子卻不堪聞問。就像是電影「致命的吸引力」中的女主角一般。

同時,這樣的狀況早在青少年階段就會逐漸顯現出來。也就是說,成年後被診斷有人格障礙的人,會在校園中就開始出現很多問題;但是,在校園中出問題的人並非長大之後會出現的就祇可能是人格問題。今年五月份的美國精神醫學會期刊的社論(editorial)就是,「人格障礙是時候了(Personality Disorders Come of Age)」。可見,人格障礙這個議題的重要性!

人格障礙的形成通常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所謂的先天不足是指,經常病人剛出生時的氣質(temperament)就比較極端,像所謂「磨娘精」型的狀況,情緒易受刺激、不容易入睡、餵食困難等;後天失調是指,照顧者無法有效地安撫、照料孩子的需要,甚至自己就很有問題或有某種精神疾病。在這樣環境成長的人,不出任何問題的人實在不多。

總之,人格障礙問題將是繼憂鬱症之後的另一個重大挑戰,為了個人健康、家庭幸福、社會安寧,都值得我們好好重視。

新聞來源:King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