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拿掉,你還剩下什麼?

給你五分鐘自我介紹,你可以講滿五分鐘嗎?人生除了事業與工作,你有其他值得驕傲的回憶嗎?

【文/洪蘭】

一位朋友被總公司調回美國去受訓,回來後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臉上有笑容、生活有朝氣,跟他過去總是唉聲嘆氣、皺著眉頭的模樣真是判若兩人。他的改變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於是羅漢請觀音,把他找出來吃飯,拷問他改變的原因。

他說到美國後,公司用巴士把他們載到一個山明水秀的深山旅館中,使他們除了吃喝拉撒睡,什麼地方也去不了,只能乖乖去上課。第一天,老師叫他們做五分鐘的自我介紹,他原以為很容易,想不到不到兩分鐘就把學經歷、名片上的頭銜,連家庭成員都講完了,剩下三分鐘無話可講。

老師厲聲問他,「你人生的經歷難道連五分鐘都填不滿?」他悚然而驚,對呀!活了快五十個年頭,怎麼連五分鐘都填不滿?但是卻真的想不起自己做了什麼值得拿出來講的大事。

他生活的重心一直是工作,但是這些人都是同一公司的高階主管,做的工作跟他都很相似,有什麼好講?除了工作,其他乏善可陳。所以他跟老師告饒說「真的沒有了」。老師反問他,「你小時候的志願是什麼?」,他想了一下說「籃球國手」,因為他父親有一本珍貴的剪貼本,上面全是民國四十幾年,四國五強籃球賽的剪報。看他父親對籃球神往的樣子,他曾立志做國手,為國爭光。當然,運動員是千中取一,他沒有做成,但是籃球一直是他的最愛,只是工作忙,很久不曾碰球了,兒子履次哀求他去打,都沒空。

老師叫他想他兒子從一出生,一路成長到現在的影像。他記得兒子剛出生時的樣子、剛入學一年級的樣子,但是很快就變成高中生的樣子了,中間的十年他怎麼也想不起來,好像一晃就過了。

最後老師說,「你難道願意死後墓碑上除了年月日什麼都沒有留下?」他再度震驚,因為他已經明瞭他人生是白走的了。

他開始了解他人生的優先順序放的不對,時間不能逆轉,他們這些穿西裝、打領帶、坐冷氣房的有錢人,表面上很有成就,但是名片一拿掉就什麼都不是了。人生的意義在心靈的富足,心靈的富足在對別人的關懷、照顧與奉獻,他在這方面太貧乏了,連自己的家人都沒有照顧好,遑論對社會、對他人。

所以他回國後,開始把白天做不完的工作帶回家,想辦法跟家人一起進晚餐,飯後還陪他太太散步一小時後再進書房去工作。週末一定陪兒子打籃球,星期天則全家去替他母親買菜、打掃,讓他的弟妹可以休息一下。他說他工作並沒有少做,但生活充實了、家人對他的態度也變好了,他的心情也不一樣了。說完,大家都一臉肅然,心中都在檢討自己的人生。

現在是畢業季節,一批批學生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但願他們能及早看到人生的目的,為自己和社會留下一些東西,充實的過一生。(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你太過認真付出時,你就空了

那天,看著一本心理治療小說,正沉浸在大師所鋪陳的故事情節當中,冷不防一句讓我思索了好幾天的話蹦入眼簾~可恨當時沒有馬上記下來,回去再怎麼翻都找不到當時看到的那一段話了。難不成這只是我當時的幻想?

因為這段話實在切中許多人的盲點,所以我還是要寫出大意跟大伙兒分享。那段話的大意就是:當你「太過」認真(過度付出)在做一件事時(在那本書中,那件事就是心理治療),你自己就空了,所以你需要用外在的人事物來有所填補,才能繼續做下去。於是在結束一次過度投入付出(超過客觀上該有的程度)的心理治療後,需要大吃一頓來填補內在的空(外在的擁有具有填補內在的象徵意義)。

這段話在我心中咀嚼了好多天。雖然它是心理治療督導對被督導的心理治療師所說的一段話,但我覺得,其實人生處處都充斥著這樣的場景:過度付出-空了-用他物填補。

像在愛情(婚姻)當中的過度付出,為了讓對方開心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在所不惜(並認為這樣才叫做真的愛對方:對愛情嚴重的誤解)。可是因為連自己都交了出去,內在空了,所以就只能靠著、黏著對方,不能讓對方離開自己,要用對方整個人來填補自己內在的空,免得感受到內心的空洞而恐懼不已。可惜,經常的結局卻是對方承擔不了我們所交出的全部自己,因為太沉重了,而想逃得遠遠的。所以,如果我們越是付出,就會變得越依賴,而對方就越想逃,也越不會珍惜我們的付出(不過,重要的前提是:對方的付出與我們並不相當,才較容易出現上述的狀況)。

又像在親子關係中,過度以孩子為生活重心的父母,因為過度考量孩子的需要(這在單親家庭或是父母婚姻不合的家庭很常見,前者是因為無法提供孩子完整的家庭而深感愧疚,後者則是因為先生無法讓自己安全的依靠而依靠了孩子~藉著過度付出讓孩子依賴來得到自我價值感)而未能適度地照顧自己的需要。在長年為孩子過度付出的情況下,自己成了一種掏空需要依靠的狀態,並以孩子為依賴的對象,藉著親子關係與孩子緊緊相依,以保持一個完整但虛假的自我形象,讓人生好像很有意義地活下去。較輕微程度的親子互依,理智與情感能夠有所掌控的父母,雖然痛但還是能夠捨棄自己的私心,讓孩子高飛,但自己落入所謂的「空巢期」狀態,而需要重新檢視自己並建立新的生活重心;可是那些陷入嚴重親子互依卻不能自我覺察的父母,對於孩子想要獨立自主,擁有自己的人生的想法感到極度害怕,而下意識地(不自知)假藉「我都是為你著想」為名,不認同甚至阻撓孩子任何一個可能會導致與自己分離的決定。例如:挑剔兒子(女兒)所交往的任何一個女友(男友)以免兒子(女兒)結婚另組小家庭、堅持希望孩子不要到外地去唸書、強烈要求兒子要找一個將來願意與婆婆同住的女友、即使兒子結婚了也不允許其晚上關門睡覺免得半夜要幫他蓋被時不得其門而入,以藉此向自己證明媳婦是搶不走兒子的…。若孩子在成年後不能自我覺察,經常在最後也學會模仿了父母的模式(模仿不只是照著做依樣畫葫蘆那麼簡單的,像是各種技能學習的一個過程,而是經過了漫長的心理認同與心理反抗交戰不已的過程。父母本身需要調整的生活適應與親密關係互動模式,如果父母或子女雙方都不能有所覺察,就會代代相傳,於是代代皆有外遇、單親、家暴、酒癮、毒癮,甚至精神心理疾病),在想要獨立與感念親恩的矛盾衝突中選擇化解後者,放棄照顧自己「想要獨立自主、成為一個完整、不依賴個體」的需要(習得了父母為親密關係過度付出的互動模式)。然後,痛苦地沒有自己的、與父母相依為命地活著。父母離世後,除非找到另一個依靠(以外在的人事物來填補),否則很容易因為空了一大半的自己而陷入憂鬱狀態。

以上的例子,只是有生命力的人際關係的例子,人們也會對沒有生命的事物過度認真(過度付出),而讓自己空了。而且因為社會過度強調「有錢有地位就是成功象徵」的這種扭曲的價值觀,讓許多人合理化了自己永無止盡地追求名利成就的行為表現,而沒有去看見在這過程中所失去的自己。(他們不知道自己實質上擁有的物」早就已經足夠,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可是因為失去的自己是無法用不相當的人事物來加以填補,才會一直感覺自己有所欠缺而不能停止追求。)像很多過度認真在工作上的人,犧牲了自己的人際關係、自己的家庭關係,以及自己的健康,終致因為過度付出了自己的精力在工作上,讓自己沒有多餘的精力來照顧上述那些對自己也很重要的、甚至與基本生存需要有關的需求,因而感到強烈的內在空虛,於是就得更緊密的與工作黏在一起。沒有工作(上班)時無聊寂寞地發慌,不知如何運用自己假日的時間,也因為疏於與家人共處而與家人關係疏離,在家裡就好像個局外人般地不自在,心中想著最好天天上班。這就是過度付出自己,過度認真在工作上,而讓自己空了,需要與工作緊緊相依來感覺到自己的完整,以掩蓋內在空虛帶來的可怕感受。


因此,現實看來雖然自己是滿的,但其實裡子裡卻是空的,滿的狀態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不過,會陷入為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例如:工作,過度付出的狀態,通常是因為內在本來就是不充實的,空了一大塊,才需要藉由外在的事物來填滿。因此會陷入過度付出、過度認真狀態的人,是因為前因才有了過度付出的後果的)

所以,朋友們,好好檢視你自己,你是否正在過著認真地為某人(情人、孩子、父母、配偶)、某件事(工作、賭博、上網、整容)或某個東西(毒品、藥物、名牌品)努力付出,並讓它成為自己生活的唯一重心嗎?你是否正在過一種當某個人、某件事或某樣東西不見了就覺得煩燥難安、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還能幹嘛、懷疑自己活著有何意義與價值的生活嗎?

那麼,你就是過度認真了,你在這件事、為這個人或追求這樣物,過度投入到失去自己了,忘了自己要先滿足的一些基本需要。你的內在正處於看不見的讓你害怕面對的空虛狀態!試著從現在這一刻開始將自己的重心與注意力置放到更多需要你關注的人事和物上面吧!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節間適量飲酒保健康

今年春節的假期,大多數的人會利用假期與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敘敘舊,吃吃大家習慣的食物,喝點酒,聊聊是非,這是人們在繁忙生活中的共同模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蘇光中說,酒是人類最早的飲料之一,在難得的長假期,享受美食,藉酒助興時要注意幾件事:

1.酒不要喝的太多
蘇光中指出,喝酒會引起急性胰臟炎,這是消化系統最嚴重的疾病之一,過量飲酒會引起大量胰臟細胞壞死,釋放出許多消化酵素,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導致多個器官衰竭而死亡,雖然不是每個喝酒的人都會發生急性胰臟炎,但總不好用自己的健康或生命作賭注。
2.酒不要喝的太快
酒喝的太快,尤其是烈酒,會造成胃部猛烈收縮,引致很嚴重嘔吐,這種嘔吐會造成胃與食道交界處的裂傷,出血。因此常在酒足飯飽後,吐出鮮血來,嚇壞剛剛還把酒言歡的一群人,不是很煞風景嗎?
3.酒不要喝的太久
假期很長,但不要天天喝酒。蘇光中表示,肝病是國人的國病,許多控制穩定的肝病患者,常常在假期中或假期後症狀惡化,只好提前收假回院報到,這些都會破壞歡樂團聚氣氛。

適量飲酒確實也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帶動歡樂氣氛,只是對每個人而言,每次舉杯都是意志、健康的考驗。蘇光中提醒,如身體有任何不適症狀,建議儘早就醫治療,別讓春節假期造成往後身體負擔。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133
新聞來源:優活健康網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喘患者何時可以停藥?

氣喘病患常問,氣喘到底可不可以治好?需要一輩子用藥嗎?在此由氣喘的發生機轉來解釋比較容易了解;氣喘的基本病因是呼吸道慢性發炎,但在慢性發炎時患者往往臨床上無明顯症狀,一旦併發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發作的時候呼吸道會強烈收縮,病患也往往在這時侯才會尋求醫療協助。一般而言氣喘急性發作的治療成效相當快,通常一週左右就會獲得改善,一旦氣喘急性發作獲得控制,可以開始考慮減藥,但這不代表您的氣喘已經痊癒,更不代表您可因此停藥,因為這些呼吸道長期累積的慢性發炎仍然存在,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氣喘患者會有症狀而求診時往往已經累積了許多的慢性發炎,這部分需抗發炎藥物持續使用才可能清除這些慢性發炎,如果慢性發炎沒有清除則患者呼吸道仍在發炎狀態,一旦再遇到感染或過敏原就會再引發另一波急性發作,所以氣喘患者切勿貿然停藥,否則會增加氣喘急性發作和惡化的機率。

至於如何清除這些呼吸道的慢性發炎呢?類固醇是目前常用於氣喘的治療藥物中,最有效的抗發炎藥物,不過一般民眾對於其副作用,如:影響生長、肥胖、抑制免疫力…等,聞之色變,所以對其接受度並不高,因此往往降低了氣喘治療與預防的效果。而新一代吸入型類固醇的發展,使藥物直接作用在呼吸道,因為直接作用在呼吸道上,所以在劑量的需求上大約只有口服劑量的 1/100 而已,另外吸入型類固醇比較不會被身體所吸收,即使被身體吸收後,也幾乎馬上被肝臟代謝而不具作用,所以不至於有全身性副作用產生。

根據最新版的氣喘診療指引,氣喘的治療採階梯式治療,所謂的階梯式治療就是依據病人的症狀控制程度以最少的治療藥物來達到氣喘控制的目的。所以階梯式的治療就是當疾病控制穩定達三到六個月後,可以慢慢以每三到六個月的時間來調整將控制藥物減少至最低的有效控制劑量,至最低劑量後還要持續使用”至少一年”且穩定無症狀才可以考慮停止控制用藥。

最後,目前控制氣喘慢性發炎的首選用藥為吸入型類固醇,這種藥並不會產生所謂的成癮性,可以安心地長期使用,它可以長期保養氣喘患者的氣管,讓發炎反應降到最低。如患者貿然停藥,不但增加氣喘急性發作和惡化的機率,長久下來也會因呼吸道反覆發炎,導致呼吸道變形、纖維化、對藥物治療反應變差、肺功能持續變壞。想要控制好氣喘,就必須要長時間穩定地使用吸入型類固醇,用藥的劑量則是要視病情的嚴重度而定;若是病情有改善,則可在醫師評估過後逐漸調低劑量,甚至停藥。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化學治療的外滲(Extravasation)

化學治療的外滲(Extravasation)是指化學藥物於靜脈注射時由靜脈或靜脈留置針外漏至皮下組織,使組織發生浸潤反應,造成局部肌肉組織的傷害。

根據國外的一個外滲研究,大約有0.1~ 6%的化學注射治療患者曾有過外滲經驗。癌症患者基於治療需要,必須經常地變換靜脈注射部位,但也因此導致靜脈血管變細、脆、易碎及可能伴隨有周邊血管病變,而許多適合注射的部位,因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引起之皮膚變化或手術後的繼發性淋巴水腫等等因素減少,增加注射的難度因而提高患者外滲風險。

外滲的皮膚症狀從發紅、灼熱、疼痛、水泡至進一步的皮膚潰瘍壞死到深度組織結構損害,可能引起包含神經缺損,組織攣縮和關節僵硬等神經及肌腱的損傷合併症。

依滲出的細胞毒性物質區分為兩種局部皮膚反應:刺激性(irritant)和發泡性(vesicant)反應。 刺激性反應是沿著靜脈或在注射部位出現短暫的局部靜脈炎及紅斑性(erythematous)反應,但無皮膚之壞死現象,通常可在幾週內復原。 發泡性(vesicant)反應在外滲初期呈現類似發炎的症狀,在泛紅、疼痛及持續進行的潰瘍,接著組織壞死可能在幾天後才發生。

外滲的處理:

1.當病患主訴滴注化學藥物時有疼痛、針刺感、燒灼感或回血不佳等情形,雖然沒有組織腫脹的現象,皆必須立刻停止繼續注射且勿急著移除原來的注射管線及留置針。
2.將留置針與注射管線分離,並接裝空針。回抽導管內或滲漏於皮下組織的殘餘藥物、血液。
3.觀察所剩化學藥物劑量,估計外滲藥物劑量並紀錄。
4.若外滲之藥物有解毒劑,則固定留置針,由原來的注射管線緩慢給予適當的解毒劑後拔出留置針。若沒有解毒劑,則將留置針拔出。
5.局部皮下注射解毒劑:以順時針方向依序在患部周圍皮下注射,每次注射解毒劑總劑量的1/4。每次注射時皆需更換針頭。
6.患部抬高48小時。
7.紅腫部位可施予類固醇軟膏一天兩次;若有感染之慮時,則可改用抗生素之複方軟膏。局部冷敷或熱敷患部至少15~30分鐘,每天四次持續24~48小時。冷敷或熱敷時應避免壓迫患部。
8.紀錄病患外滲狀況及處理情形。必要時可拍攝外滲部位,以比較外滲後組織傷害的反應過程。
9.每天同一個時間(如早餐前)測量體重,並且做記錄觀察體重的變化。

目前臨床上常見的化學藥物,刺激性(Irritant)及發疱性(Vesicant)化療藥物外滲處理建議:
分類 藥號、藥名 局部緩解劑 外滲處理 vesicant-
抗生素類 Doxorubicin/
Epirubicin/Mitomycin-C Dimethylsufoxide(DMSO)50-99% 1-2ml局部塗敷,每6小時一次,持續14天。自然乾燥,勿覆蓋。 冰敷30~60分鐘,每隔15分鐘重複1次,持續1天。 vesicant-
植物鹼類 Vinblastine/Vincristine/Vinorelbine
1.Hyaluronidase 150unit/ml, 1ml S.C於外滲部位。
2.(Vinca類的外漏不建議使用類固醇,可能增加皮膚毒性)。
熱敷15分鐘,每隔15分鐘重複1次,熱敷1天。 vesicant/irritant-

烷基化合物類 Cisplatin (藥物濃度>0.5mg/ml且外滲容量>20ml,可能產生組織壞死) Oxaliplatin 10% Sodium thiosulfate 4 ml與6 ml無菌水混合成1/6 M的Sodium thiosulfat,使用5 ml的sodium thiosulfate S.C外滲部位。Dimethylsufoxide(DMSO)50-99% 1-2ml局部塗。敷每8小時一次,持續7天。自然乾燥,勿覆蓋。 Cisplatin-冰敷,每8小時1次,每次60分鐘,持續3天。
Oxaliplatin-外滲部位熱敷1小時或局部冰敷。 vesican/irritant-

紫杉醇類 Paclitaxel/
Docetaxel Hyaluronidase 150unit,以3 ml N/S稀釋,S.C於外滲部位。 熱敷15~20分鐘,每天至少4次,持續1~2天。
或冰敷每小時15~20分鐘,持續4小時。 irritant-
抗生素類 LiposomalDoxorubicin 冰敷30-60 分鐘。 irritant-
抗生素類 Etoposide Hyaluronidase以N/S稀釋,皮下注射150~900unit於外滲部位。 熱敷30-60分鐘,每隔15分鐘重複1次,持續1天。 irritant-
烷基化合物類 Ifosfamide/
Carboplatin Dimethylsufoxide(DMSO)50-99% 1-2ml局部塗。敷每8小時一次,持續7天。自然乾燥,勿覆蓋。 冰敷,每8小時1次,每次60分鐘,持續3天。 irritant-
拓墣異購酶抑制劑 Irinotecan/Topotecan 以水沖洗注射部位。 冰敷。

外滲預防措施

1.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術及知識。
2.謹慎選擇給藥部位,由末梢血管來給藥以前臂、手背之大血管優先,因其較容易注射及固定,避免關節處。若已知病人須接受多次的化學治療應建議裝置人工靜脈血管。
3.加強病人的衛教,對包括外漏的症狀及徵兆的病患衛教,以期患者能主動參與外漏之預防及早期偵測。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有腰痠背痛的經驗嗎 ?

根據統計,大約有70%~80%的人,其一生當中都有過腰痠背痛的經驗。當你有此困擾時,除了疾病就醫外,平時就要注意保養,在此將一些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

正確的坐姿
1、坐時保持上半身挺直,腰背維持在平直狀態。
2、坐椅的選擇以堅硬、有靠背、能夠支撐腰背處者為理想。坐下時,膝關節略高於髖關節,雙腳平放地上,坐椅要夠寬,以支撐大腿。
3. 避免同一坐姿太久,必要時,每一到二小時起活動一下。

站立和行走
1、由坐到站時,須將臀部先向前移動,然後站立起來,避免過分向 前彎站立。
2、站立時背要挺直、抬頭、收下巴、收小腹、縮緊臀部並挺胸。
3、上下階梯和進出門檻時,須先衡量一下高度,不可大意以免絆倒傷了腰。
4、避免久站,如必須久站工作時,可使用一腳凳,讓一腳休息之,相對腰部也減輕了負擔。
5、由站立改行走時,應先移動腳,然後才移動身體。

休息和睡眠
1. 選擇合適的床,以平而堅實的床墊為理想,通常是在3/4英吋厚的木板上再加一床棉被,毛毯或軟墊即可。床面要夠寬,太窄易造成不 適。
2.睡姿以側睡、雙手交於體前、膝彎、髖彎為佳。平躺時,則須置放一枕頭雙膝下,使下肢抬高,下背部呈平的狀態,雙手不可高舉過頭。
3.上下床時要注意:下床前先側臥於床邊,屈膝厚將雙移至床沿,藉臀部移動身體,並用雙手支撐身體重量而坐起。上床時先坐在床沿,曲肘後側躺,曲膝後將雙腿移至床面。

搬重物或提東西
1. 搬重物時,儘可能利用起重機或其他工具,以減少傷害腰背的機會。
2. 如必須搬重物時,方法要對,須彎膝蹲下,下腿出力,盡量使物品靠近身體,緩緩站起;不可彎腰撿拾東西,抬放重物時不可扭轉背部。
3.取物時不要越過他物,也不要伸手觸不可及但卻勉強而為的動作。別做任何橫越傢具來開關窗戶的動作。

開車
1.開車前應先準備駕駛座椅,以調整到使膝彎高過於髖部,使雙腳再踩油門、煞車時能輕鬆操作。若座椅太軟,可備置一座椅支撐腰部,並調整座椅上的頭枕高度,以舒適為適。
2.開車時腰部應貼靠在椅背上,並保持上身直挺,不可使身體前傾,並繫緊安全帶。
3.長途開車時,最好每小時停車下來走走,活動一下,以放鬆緊張的心情。

工作與家事
1.久坐或久站的工作,皆需要每隔一段時間(一至兩個小時)就更換姿勢,活動一下,若勉強工作,只有使肌肉過度疲勞。
2.操作家事時如洗碗、使用吸塵器等,請勿過分彎腰,盡量使膝關節略微彎曲,以保持正常腰椎曲度。

運動
1.養成規律性做運動的習慣,如散步、游泳、有氧舞蹈、柔軟操或背部的運動等,保持身體健康。
2.每次運動前應先暖身,而運動時應由緩而快,再由快而緩慢下來。
3.避免運動時過度伸展腰背,如任意彎下,突然躍起或抬高腿等。
4.運動時,若有任何背痛跡象,不可大意,應立可就醫,以免其惡化。

其他
1.護腰帶或腰部支撐物的使用,可限制脊椎活動,減少機械性受力,矯正不良姿勢,也有助於輕疼痛感。
2.避免碰撞、突然跳躍、扭轉之運動,切勿攀高舉重。
3.須預防便秘,可多食新鮮蔬果及高纖食物。
4.保持適當的運動。
5.女性請勿穿高跟鞋。
6.保持愉快放鬆的心情。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再流產 自體免疫疾病作怪

習慣性流產,或做試管嬰兒,胎兒老是無法著床,有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抗磷脂質抗體」作怪!

中市一位35歲婦人,結婚3年,流產5次,每次都在懷孕第六週時流產,直到她的丈夫在早餐店逗弄一名小女嬰,才改變她夫妻倆的命運。

當女嬰的媽媽開玩笑地問說:「怎麼不自己生一個?」先生哀怨地透露,妻子老是流產,小女嬰的媽媽表示,她也曾一再流產,後來到免疫風濕科,找出會一再流產的原因,才有機會如願當媽媽。

男子聽了之後,回去告訴妻子,巧的是妻子這次又是懷到第六週,夫妻趕緊直奔醫院,檢驗發現原來流產的原因也是「抗磷脂質抗體」,但這次她的胎兒有救了。

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醫師陳信華昨天指出,「抗磷脂質抗體」會攻擊人體,形成血栓,堵塞胎盤,因此無法供給養分給胎兒而流產;或是攻擊胎盤,造成胎盤發炎,因此流產。孕婦必須每天皮下注射低分子量的肝素、服用阿斯匹靈抗凝血藥物,才能抑制血栓形成及抗發炎,保住胎兒。

陳信華表示,要確定診斷,必須相隔6週,兩次抽血檢驗體內「抗磷脂質抗體」,都超過正常值的兩倍以上等。

門診中,的確已有多名習慣性流產的患者,檢驗確定是「抗磷脂質抗體」引起的,有婦人莫名其妙連續流產,懷疑是子宮有問題,婦產科醫師一再檢查正常,後來轉免疫風濕科才找到答案。

陳信華醫師指出,墨西哥調查1325名不明原因不孕的婦人中,8%驗出「抗磷脂質抗體」指數異常;676名做試管嬰兒反覆著床失敗者中,有9%異常;789名反覆流產者中,有11%異常;但是205名正常婦人中,指數異常僅佔1.5%。

他表示,「抗磷脂質抗體」也是造成年紀輕輕就中風或心肌梗塞的原因之一,它形成的血栓到腦部,就會腦中風,到心臟,就發生心肌梗塞。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談肚臍的奧妙

每個人都有肚臍,有甚麼好談的?不一定喔!有些人是沒有肚臍!如不相信,請慢慢看下文。
肚臍是每個人接受的第一刀。為甚麼會有肚臍呢?當人還在母親子宮時,營養是由胎盤,經臍帶的血管供應胎兒的。胎盤中有非常豐富的血管,這些血管深深的植入母親的子宮內膜,吸收來自母體的養份,再由臍帶中的血管把養份輸送到胎兒體內。出生後,胎盤與母體分離,連接嬰兒與母親之間的臍帶已沒有作用,所以醫生會把它結紮並剪斷。幾天後,剩下一點點的臍帶就會枯乾並脫落,留下的痕跡就是肚臍。有人說,每人的肚臍形狀都不一樣,有大有小、有凸有凹‧‧‧,抱歉!這不是本文的重點。

有些人肚臍會藏污納 ,甚至會發臭、發炎,其實多清洗就可以避免了。有人以為清洗肚臍會引起腹瀉、肚子痛等,其實正常人的肚臍是不會通到內臟的,所以就算徹底清洗,也不會引起甚麼症狀的。

在臍帶脫落前後,護士小姐會用95%酒精加速臍帶的乾燥,並避免細菌感染。大部份的嬰兒的臍帶都很乾粹的脫落,肚臍也很快的乾了。有些臍帶脫落的不完整,仍留一點在肚臍上,使肚臍經常濕濕的,引起慢性發炎及肉芽組織之增生。這現象叫臍肉芽腫,這與綁肚臍的醫生無關,因為醫生綁的地方早已脫落。如持續兩三星期塗抹95%酒精無效,可用化學或電燒灼破壞肉芽,很快就會好。雖是小問題,但如處理不當,引起細菌感染就比較麻煩了,所以也不能掉以輕心。

如肚臍在出生後兩三個月,或經過上述的燒灼處理還有分泌,就要考慮其他的毛病了。在胎兒時,臍帶與腸道及膀胱有密切的關連,在成長當中,其關係就慢慢疏遠了。少數人在出生後,這關連仍在,就可能發生肚臍與小腸相通,此時可見黃色稠稠的腸內液體從肚臍流出。也有人肚臍與膀胱相通的,此時尿液會從肚臍流出。這些毛病都可用外科手術治癒,不過這些情形都很少見。

有些嬰兒哭鬧時肚臍會凸出,稱為臍疝氣,這表示肚臍下有一缺口,通常這缺口會隨年齡長大而癒合。

真的有人沒有肚臍嗎?有兩種先天性異常的小朋友可能會沒有肚臍。其一是「臍膨出」,這異常是腹內器官在出生時仍留在臍帶中,包括小腸、大腸,甚至肝臟,這些小朋友在手術治療後,臍帶及肚臍都不見了。另一種異常稱為「腹裂」,這些小朋友在出生時肚壁是裂開的,腸道都露在外面,他們的肚臍也往往在手術中被切除了。沒有肚臍並不會影響健康,祇是不好看而己,如果真的很介意,也可找外科醫生製造一個美美的肚臍。

有一個完美的肚臍,也蠻幸福的!。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碎」真的會死   自由時報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心碎」不僅是個用來形容悲傷情緒的比喻。人在經歷災難性的打擊或與愛人痛苦訣別時,心臟的變化真的有可能致死。這種肇因於極度哀傷、恐懼甚至氣憤的心臟衰竭症狀,俗稱為「心碎症候群」(broken heart syndrome )。

 

極度哀傷 左心室收縮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這類疾病在日本已經被描述了,稱之為章魚壺心肌症(takotsubo cardiomyopathy),因為患者病發時左心室收縮,呈章魚壺狀。章魚壺就是日本傳統用來抓章魚的瓦罐。

 

華爾街日報九日引述美國心臟名醫沙克利的看法指出,心碎症候群好比心臟的「腦震盪」,它是由壓力情緒而非血管阻塞引發的心臟病,例如至親離世、遭遇嚴重意外、極度驚喜、激烈爭吵等都可以引發這種症狀。

 

猶如心臟的「腦震盪」

 

心碎症候群的症狀包括胸痛或呼吸困難,臨床表徵與心肌梗塞極相似,但純粹是心肌的狀況,和動脈血管梗塞無關。患者九成以上都是更年期後的婦女,對此醫界還沒有確切解釋。心碎症候群在所有心臟病患者中佔一%至二%,女性心臟病患中則佔六%。

 

當病患因心碎症候群症而送醫時,他們心臟收縮舒張的能力可能只剩原有的二十%,相當於嚴重心臟衰竭,因此有致命的可能。不過在多數情況下,病患都可以很快復元,心臟通常也不會留下永久性傷害。

 

告別擾人頭痛

 

頭痛是人們常見的病痛之一,但大部分的人就醫態度並不正確,希望透過深入淺出的說明,提高大家對頭痛的認識與了解,學會如何自我診斷並照顧自己的頭痛。民眾常見的迷思之一是:我最近這麼常頭痛,是不是長了腦瘤?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神經科醫師都會告訴你,腦瘤以頭痛來表現的反而是在少數(有臨床研究顯示,腦瘤的常見症狀為癲癇發作及局部神經學症狀如肢體無力或意識變化)。迷思二是:我數年前曾出過一次車禍也有撞到頭,跟目前的頭痛有沒有關係?事實上,腦傷造成的頭痛絕大多數會在兩星期內發生,延遲到數月甚至數年之久的頭痛多半跟腦傷無直接關係(但老人家有時因為腦傷造成硬腦膜外出血倒是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後才發生症狀)。以下針對兩種神經科門診常見的頭痛加以介紹。

 

1、壓力性頭痛(緊張性頭痛):此類型的頭痛與緊張的日常生活與隨之而來的壓力可謂息息相關,疼痛的強度多在輕度與中度之間,雙側性、非搏動性的緊繃性鈍痛是它最常見的出現形式,陣發的壓力性頭痛一般對止痛藥的反應良好,但解鈴還需繫鈴人,這類頭痛的發生其實就是提醒注意是不是近來的生活給自己太大壓力了。

 

2、偏頭痛:近年來醫學界對於偏頭痛的了解可說是突飛猛進,雖然對於它的病理機轉還有些許爭議,有臨床研究顯示,頭痛病人符合三要件:

 

(1)頭痛起來必須中斷工作休息一下

(2)頭痛會伴隨噁心嘔吐感

(3)頭痛起來的時會怕光

 

偏頭痛的診斷正確率可達七成以上,除了上述三種症狀外,搏動性的頭痛、前兆症狀、中到嚴重程度的疼痛也都是它的臨床特徵之一。 目前對於偏頭痛的治療傾向於慢性預防及急性治療雙管齊下,良好的治療效果仍然需要很好的醫病互信及病人的配合。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帶人帶氣氛,凡事留三分!

 

你不是要讓主管喜歡你,而是要讓他需要你~

 

除了才華,張小燕很要求員工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我很不喜歡員工來和我說:

『主管或是製作人不喜歡我……。』」

 

張小燕認為,要成為一個及格的員工、成功的藝人,不應該想別人喜不喜歡這件事,而是要做到讓別人需要的地步。

她常和公司的小朋友說:『你不是要讓主管喜歡你,而是要讓他需要你。』

在張小燕的觀念裡,做好自己絕對比讓人喜歡更重要。

 

小燕兵法5招

1、帶人時,自己要懂,要讓人服氣。

2、給員工空間,讓他自由發揮,不要一直盯在屁股後面。

3、不能要求別人對你很好,應該做到讓別人覺得你很好。

4、捨了才能得,要先對別人笑,別人才會對你笑。

5、威嚴不在聲音,而是在能力。

 

鄭丹瑞寫的文章,值得分享: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知人不必言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口德與己

責人不必苛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肚量與己

才能不必傲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內涵與己

鋒芒不必露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深歛與己

有功不必邀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謙讓與己

得理不必搶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寬和與己

得寵不必恃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後路與己

氣勢不必倚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厚道與己

富貴不必享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福澤與己

凡事不可做盡 留三分餘地與人 留些餘德與己

 

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

懂得遺忘的人找到自由

懂得開懷的人找到朋友也一定能找到快樂~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擁有愈多時 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我們可以讓病人因病而死,卻不能讓病人因貧而死!

 

在雲林急診的最後一個夜班,想不到病人竟像知道我要離開似的如潮水般從各處湧入。晚上9點多,門診醫生轉介來一位病人溫 先生。他發燒、嘔吐,右下腹有明顯的壓痛及反彈痛,看來就像是盲腸炎。我幫他作了簡單的身體檢查,告訴他和他的妻子我的猜測以及可能需要開刀。

『醫生,能不能更確定一點?』溫 太太猶豫地追問。

『好吧,』由於來診病人很多,我說: 『等一下抽血結果出來我再進一步和你們討論』。

一小時後,抽血的結果顯示白血球上昇、發炎指數也升高。

『有八成的機會是盲腸炎了,』我說:『我會請外科醫生來和你們討論開刀的事』。

只見溫太太又遲疑了: 『八成?能不能肯定是或不是?』

 

我有點生氣的回答道:

『當然還有可能是憩室炎、腹腔內膿瘍等等的可能。我也可以很武斷地只告訴妳就是盲腸炎,反正開刀下來醫生也會告訴你『是有一點發炎』而妳也不會知道真相。只是醫學上本就沒有百分之百確定的事,我希望你能夠了解,也尊重你知道各種可能的權利。而且臨床上已經這麼像了,等待進一步檢查可能會有盲腸破裂引發敗血症的危險。』

 

溫先生始終不發一語,溫太太似乎不喜歡台北來的醫生這種多重可能的解釋方式。在雲林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龜毛的病人;我替他打上抗生素,並且安排電腦斷層(CT),然後轉身回到淹滿病患的來診區繼續處理其他病人。心裡直嘀咕健保局審查員若是抽到這本病歷一定會刪我CT檢查費60萬元,然後附上一句『要放大100倍以嚴懲浪費』。

一小時後,斷層片洗出來,果然在盲腸附近有發炎腫脹的跡象。

『現在盲腸炎的可能性有九成以上了,』我指著片子對溫太太說:

『少數的病人可以只用抗生素注射治癒,但大多數的情況下開刀還是最好的選擇(我還是維持我的說明方式)。』

 

想不到她竟然回我一句:『醫生,能不能帶藥回家吃就好?』。

這回換我生氣了!

 

來診護士一直在叫有新病人新病人快來處理,這對夫妻竟然還這麼多意見纏著我。

我說:『如果早要這樣就不需要這麼多檢查了!你不信任我們,我可以把你轉到其他醫院開刀,但要回去我不會同意。』他倆靜默不語。

我於是說:『要不然你們就簽自動出院吧,有事我們不負責!』。

想不到一直不說話的溫先生竟然開口道:『簽就簽吧!反正我爛命一條。』

 

我心頭一驚,只見溫太太低下頭說:『 江醫師,我們不是不想治療或住院,只是我們一點錢也沒有。他每天作捆工領現,3個小孩才有飯吃。現在要是他開刀住院…』。

 

我突然對剛才言語的魯莽感到抱歉,想了一想說:『我覺得你還是開刀才能最快復原。我找外科醫師下來看看,錢的事明天一早我會照會社工室來協助你們。』

 

外科醫師也真好心,他算一算開腹腔鏡復原的最快,只要住院兩天,不過要自費兩萬多元;開傳統術式住院日數稍長,但只要花三千多塊;用抗生素治療則可能要住院一週以上。『真是一毛錢逼死英雄好漢!』他搖搖頭道。

 

溫太太想等隔天早上社工確定補助金額後再決定治療方式,於是溫先生就先在急診打了一晚上的點滴與抗生素,溫太太則是回家哄小孩睡覺後,半夜又來陪先生到天亮。

 

*********************************

 

我在晨間會議時向鄰座的蘇醫師提到了這個病人。

『想不到雲林真的有這麼窮的病人,在台北從來不會遇到…』我說。

可是他竟然皺起眉回我一句:『你怎麼可以讓他在急診待這麼久?盲腸炎會有破裂併發敗血症的危險!』

『我當然知道啊,可是…』我想反駁,可是他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啞口無言:

『我們可以讓病人因病而死,卻不能讓病人因貧而死!』

『你應該先讓他去開刀,錢的事再想辦法,大不了就幫他出嘛!』

我腦中一陣昡暈,不是因為一晚沒睡的關係,而是他突然把我的心敲開了一道刺眼的光,像住院醫師放映在投影幕上的燈一樣亮。

我想到10年前的一個晚上,俊貿提議我們去認養貧童,我立刻就答應。那時我的薪水還不到現在的一半,卻對這樣的事毫不猶豫;更早的時候靠公費過活,還能捐出一個月的家教費並且和俊貿在補習街挨家挨戶募款。

而現在,『付出』這樣的想法竟已不自覺地被排除在我行為反應的選項之外!幾千塊對現在的我來說,不過是節省一場吃飯錢;對溫先生來說,卻是一家人命之所繫。『我怎麼沒有想到?』我懊惱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

 

我一面想一面走出會議室,遇見社工說他們是登記有案的低收入戶,可以補助大多數的費用。我走到病床邊,看到護士小姐已經幫溫先生換好手術衣。我向溫先生解釋手術後大約要休養時間,然後拉上圍簾,把5000元放在他的手裡,他原本不說一語的漠然突然轉為羞赧,溫 太太則在一旁說不要不要。

我硬是把他手握成拳,說道:『沒關係啦,急診加住院要幾千塊,你開完刀還要一個星期不能工作。3個小孩總要呷飯啊!』

溫太太幾乎快哭了, 溫先生終於說道:

『醫師,我們雖不認識,可是,謝謝謝你對我們這麼好。我之後工作有錢,再慢慢還你。』

我揮揮手道:『沒關係,互相幫助而已。我要下班了,你還是要好好休養,不要急著出院,之後的復原才不會受影響。』

我經過忙碌的看診台,向喚醒我赤子之心的蘇醫師道謝;他一頭霧水。

走出雲林急診的大門,門外清晨的陽光似乎更耀眼了。

一句話,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觀念

一本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生命像一首樂章,不在乎長短,只在乎是否令人盪氣迴腸。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智症自評表  自由時報

 

下表是常見關於記憶及思考改變的現象,如果答案是「有時 」或 「經常」者,

請和您的醫師討論;但出現這些改變並不代表就是得到阿茲海默症或其他失智症。

 

 

­­­­­_ 我記不起來最近發生的事件

 

_ 我有困難找到正確的字眼來表達

 

_ 我有困難記得今天的日期以及是星期幾

 

_ 我會忘記東西通常放在哪裡

 

_ 我很難去適應日常例行活動的變動

 

_ 我很難了解雜誌、報紙的文章,以及書本、電視上的故事

 

_ 和人說話時,我有困難跟上或是對話,在團體中更明顯

 

_ 我無法處理財務,像銀行的事或是算錢

 

_ 我對於日常事務感到困難,像是記得親友上回來訪時間或是烹煮我以前拿手的菜

 

_ 我一向喜歡的活動,現在失去興趣

 

_ 我有困難思考解決問題

 

_ 家人或是朋友曾說我記憶不好

 

 

(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苗條健康 缺一不可

 

苗條 vs 健康

明明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在正常範圍內,仍然不斷努力減輕體重,這種盲目的減肥風氣,讓許多女性不惜賠上健康也要變身「紙片人」!

 

判斷自己是否夠「苗條」,每個人主觀認知的部分差異頗大;較為科學的建議,除了以 BMI 值為參考外,測量「體脂肪」又更精準。

 

若有兩位身高體重相似(也就是說 BMI 值一樣)的女孩,一位天生害羞安靜,不喜歡活動,進食量也很少;另一位卻外向活潑,喜愛各種體能活動,進食量也明顯較多。雖然她們的 BMI 值一樣,但若測量她們的體脂肪含量,前者很可能較後者高出許多;也就是說,雖然外表苗條,卻是不夠健康美,是「林黛玉」型的美,體能通常較差,骨質容易疏鬆,若要懷孕,母親、胎兒健康都堪慮!

 

你知道標準腰圍是多少?

男性≦90公分

女性≦80公分

 

體脂肪知多少?

健康成年女性體內所含的總脂肪量約為21~35%,男性則為10~20%,其中「必須脂肪」小量的散佈於骨髓、心、肺、肝、脾、腎、肌肉、神經組織及女性特有的乳房、骨盆腔及大腿等部位中,是正常生理作用所需要的;其餘則是「貯存性脂肪」,主要堆積於皮膚層下及內臟周遭,保護臟器不易受到撞擊、創傷,所以體脂肪不是越少越好。

 

快速減重的不良後果

營養不良將導致身體削瘦,各方面的抵抗力都會減弱;而若是在短時間內快速減輕10%以上的原始體重,更是健康的大敵,因為此時所減去的體重大部分會是體內重要的瘦肉組織!在醫院中,若有患者體重如此下降,會被列為營養不良的高風險群,必須予以積極的營養治療與支持,否則死亡率是很高的。

 

計算你的BMI指數,檢查你的健康程度

填寫你的BMI: 你的體重 ÷ 你的身高 ÷ 你的身高 = 你的BMI值

 

我身高1.62公尺,體重68公斤,

我的BMI是68÷1.62÷1.62=25.9,我太重啦!

 

我身高1.75公尺,體重72公斤,

我的BMI是72÷1.75÷1.75=23.5,我很標準!

 

【BMI<18.5體重太輕,18.5≦BMI<24標準體重,24≦BMI<27過重

27≦BMI<30輕度肥胖,30≦BMI<35中度肥胖,BMI≧35重度肥胖】

 

附註:本表適用於19歲以上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挫折都有它的意義

 

記得曾看過一篇文章,作者提到:他剛從軍中退伍時,只有高中 學歷,無一技之長,只好到一家印刷廠,擔任「送貨員」。一天,這年輕人將一整車四、五十梱的書,送到某大學的七樓辦公室; 當他先把兩三捆的書扛到電梯口等候時,一位五十多歲的警衛走過來,說:「這電梯是給教授、老師搭乘的,其他人一律都不准搭,你必須走樓梯!」

 

年輕人向警衛解釋:「我不是學生,我是要送一整車的書到七樓辦公室,這是你們學校訂的書啊!」可是警衛一臉無情的說:「不行就是不行,你不是教授,不是老師,不准搭電梯!」

 

兩人在電梯口吵半天,但警衛依然不予放行,年輕人心想,這一車的書,要搬完,至少要來回走七層樓梯二十多趟,會累死人的!後來,年輕人無法忍受這「無理的刁難」,心一橫,把四、五十梱書搬放在大廳角落,不顧一切的走人。

 

後來,年輕人向印刷廠老闆解釋事情原委,獲得諒解,但也向老闆辭職,並且立刻到書局買整套高中教材和參考書,含淚發誓,我一定要奮發圖強,考上大學,我絕不再讓別人「瞧不起」。

 

這年輕人在聯考前半年,天天閉門苦讀十四個小時,因為他知道,他的時間不多了,他已無退路可走,每當他偷懶、懈怠時,腦中就想起「警衛不准他搭電梯」被羞辱、歧視的一幕,也就打起精神、加倍努力用功。

 

後來,這年輕人終於考上某大學。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他也變成一家開業診所的中年醫生,然而,他靜心一想,當時,要不是「警衛無理刁難和歧視」,他怎能從屈辱中擦乾眼淚、勇敢站起來?而那位被他痛恨的警衛,不也是他一生中的恩人嗎?

 

這故事讓我想起,唸高中時,班上有位調皮的男生,成績普通,並不傑出。一天,物理老師發下一艱深的試題,要同學當家庭作業,隔天上課時,每個同學幾乎都答不出來,可是,卻只有那調皮的陳同學解出來了!

 

「陳某某,你老實說,這作業是不是你哥哥幫你做的? 我知道你哥哥的物理很厲害,去年我教過他。」 老師問。

 

「是我自己做的啊!老師,你怎麼可以誣賴我?」

 

「少來,你少騙我啦!不是自己寫的,幹嘛那麼不要臉,硬是說是自己寫的?」 物理老師站在台上嘲諷的說:「哎呀!你少丟臉了啦!你的程度我很了解,你不用騙我啦!」

 

當時,我轉過頭,看到小陳低著頭,抿著嘴,眼光閃著淚水,他沒有再回嘴,只是一直低著頭,假裝看著書,而他的眼淚,也一顆顆的滴在課本上。

 

聯考放榜後,爭氣的他,考上台大物理系,畢業,當兵退伍後,他更留學美國,現在,已拿到「物理學博士」的學位回國。而我,永遠忘不了在高中時他對我說的一句話:「那一題,明明是我自己做對的,他(物理老師)幹嘛不相信我,還當眾嘲笑我、瞧不起我?以後,我的物理,一定要比他更厲害!」

 

人只有在遭遇挫折,被他人百般刁難、岐視、嘲諷時,才能「打醒自己」,讓自己驚醒過來!這豈不是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

 

生命中的每個挫折、每個傷痛、每個打擊,都有它的意義。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差異當作是一種祝福

 

有位年輕媽媽抱怨說:我先生常破壞我辛苦幫孩子建立的生活規範,諸如:我把孩子一天的生活作息都安排好,幾點該做什麼事。晚上九點應該是上床時間,可是先生因為加班,有時九點多才回家,那時孩子已經上床,但是還沒睡著,先生就會高興地大聲說:『我們去吃宵夜吧!』孩子們便大叫:『耶!』興奮地從床上跳起來,跟著爸爸出去了。

 

結果因為太晚睡,第二天早上起不來,上學差 點遲到。」很明顯的,這位太太是做事中規中矩很有計劃的人 ,一切都要按照時間表進行才覺得安心。

 

而她先生很可能是比較放鬆、隨性、享受生活的人。我對這位姊妹說:你們夫妻真是天作之合,我相信有一天你們的孩子長大之後,他們回顧童年,最快樂的回憶可能不是每天按照媽媽所規劃的時間表作息,而是在心不甘情不願地上床後,忽然爸爸回家宣佈:『我們 去吃宵夜吧!』這樣意外的驚喜。

 

妳的孩子絕對需要像妳這樣的母親幫助他們過有規律的生活~~但他們也非常需要偶爾不按牌理出牌的爸爸在嚴謹的生活中,帶來一些調劑與樂趣,你們夫妻在性格上的差異能讓彼此有更平衡的家庭生活。」

 

智慧能使我們把配偶與自己不同的地方看為特點而非缺點,它是上帝給予的祝福,來彌補我們的不足。 即或對方真的有品格上的缺失,也能成為上帝手中的工具,來幫助我們成長。當我讀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保羅對於愛的描述時,我想到若配偶完全符合我們的心意,那愛就實在無法彰顯。若他沒有任何讓我不愉快的地方,我又怎須恆久忍耐?

 

若他沒有得罪我的地方,我又何需以恩慈對待 ?若他沒有任何惡行,我就不須做到「不計人的惡」;若我的配偶很完美,可能我還無知地覺得自己是很有愛心的人。上帝的美意就是要我們在和一個與我們有極大差異的人相處,去學習接納、欣賞,和感激雙方的差異;而在看到他有軟弱或缺點時,能學習捨己、饒恕、忍耐、恩慈和寬容,在愛中建立彼此。

 

婚姻中相處若有任何衝突或不愉快,原因不是差異太大,而是因為我們的自我中心,要求別人合乎我們的意思。衝突提醒我,是我需要改變與成長;我們不是要去尋找一個沒有差異或處處合乎我心意的人,而是學習欣賞差異,改變自己成為更成熟、更懂得付出愛的人。

 

接納差異是真愛

我常會弄丟東西,而先生卻很會找東西。有一次,我找不到家的鑰匙,而丈夫正好出差到國外,我一時竟斷定它是被住家附近的工人偷走了,所以打了長途電話給丈夫,他一再地要我確定是否真的沒有掉在家的某個角落。我很肯定地說:「絕對是放在腳踏車的籃子被偷走的!」經過討論之後,只好決定更換所有大門的鎖,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換了當時最貴的一種,花了將近四千塊錢。

 

丈夫出差回來後,不死心地在家尋找那串鑰匙,他伸手進入我那有好幾個口袋的皮包中,左摸右掏,接著我吃驚地聽到一串鑰匙的叮噹聲,那遺失的鑰匙竟然一直都在我的皮包!我實在羞愧地無言以對,立刻低下頭想:「讓你罵吧!你要怎麼數落我,我都配得。」

 

沒想到他竟笑嘻嘻地說:「這件事一定有神的美意,我們住在這裡幾十年,舊的鎖早該換了,換的好!」他沒有因我們的差異–他精明、我糊塗,而責備或嘲笑我。那一天,他的寬容讓我看到什麼是愛。我覺得不論是夫妻 情人或是 家人 朋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要有'雅量'。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