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 (50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必然」與「偶然」——淺談人格障礙

相對於一般精神疾病通常能夠辨識出開始點的「偶然」,有一種被稱做「人格障礙」的精神疾病,其出發點則不那麼明顯,但卻顯得是一種「必然」。根據不同的研究發現,人格障礙的盛行率在9%到16%之間。看到這樣的數字想必很多人會倒吸一大口氣!其實,一些駭人聽聞的社會新聞中的主角們,除了可能罹患常見的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酒藥癮之外,還可能是罹患人格障礙。

依照美國精神醫學會第四版的診斷手冊,人格障礙的病人有下列特徵:

一、至少在下列兩項以上持續地偏離常模:

1、認知:對事情的看法與他人不同
2、情感表達:太過強烈、壓抑或不適切
3、人際關係:無法保持適當的距離,太過緊張或疏離
4、衝動控制:容易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

二、行為模式沒有彈性,且出現在許多個人情境或社交場合

三、在個人社會、職業表現等方面造成臨床上顯著的挫折或損害

四、從青春期末期或成年早期開始出現

五、不是來自其它精神疾病

六、不是來自酒精或藥物使用,或其它身體疾病

換句話說,達到人格障礙程度的人時常也是很難相處的人,因為他(她)的個人行事作為,與週遭的人不大一樣,而且會造成自己與他人很大的不方便,甚至出現負面的影響,例如,在就學就業、建立親密關係、甚至個人身心健康的維護上都可能出問題。表面上可能光鮮亮麗,裡子卻不堪聞問。就像是電影「致命的吸引力」中的女主角一般。

同時,這樣的狀況早在青少年階段就會逐漸顯現出來。也就是說,成年後被診斷有人格障礙的人,會在校園中就開始出現很多問題;但是,在校園中出問題的人並非長大之後會出現的就祇可能是人格問題。今年五月份的美國精神醫學會期刊的社論(editorial)就是,「人格障礙是時候了(Personality Disorders Come of Age)」。可見,人格障礙這個議題的重要性!

人格障礙的形成通常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所謂的先天不足是指,經常病人剛出生時的氣質(temperament)就比較極端,像所謂「磨娘精」型的狀況,情緒易受刺激、不容易入睡、餵食困難等;後天失調是指,照顧者無法有效地安撫、照料孩子的需要,甚至自己就很有問題或有某種精神疾病。在這樣環境成長的人,不出任何問題的人實在不多。

總之,人格障礙問題將是繼憂鬱症之後的另一個重大挑戰,為了個人健康、家庭幸福、社會安寧,都值得我們好好重視。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會與氣喘和平共處
  
「我常胸悶、氣不順是得了氣喘嗎?」「我們家人從未有氣喘,我怎麼可能是氣喘?」「我得了氣喘,是不是一輩子都不會好了?」「吸入的藥物,用多了是不是有成癮性?」……。

氣喘是全世界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過去二十年來,台北市學童的氣喘盛行率增加8.3倍,而高達約10%,而治療氣喘相關藥物支出費用更是逐年增加,但氣喘死亡率卻未顯著下降,氣喘在當今已成為孩童、青年、成人及老年人皆需面對的問題。

我得了氣喘嗎?

氣喘指的是支氣管因為某些因素造成慢性重複的發炎,而導致氣管阻塞。也因為如此,人們呼吸時氣流就不順暢。這種阻塞變化往往是會自行緩解或是經過適當的治療而恢復。

具有氣喘及過敏體質的雙親,他們的子女得氣喘的比率確是較高,但不具過敏體質而有氣喘的雙親其子女罹患氣喘的可能性則不會高於常人。雖然大部分氣喘的人具過敏體質,但仍有部分氣喘患者並不具過敏體質。

雖然大部分氣喘患者皆會有「哮鳴」呼吸聲音,但部分患者以慢性咳嗽、胸痛、甚或只是夜晚或凌晨咳嗽,這些症狀常會為大眾甚或醫療人員所忽略,再加上氣喘的不適,很多在早期是間歇性且短暫,所以常未被診斷。一旦有上述症狀應小心診斷證明是否有氣喘,醫生在面對可疑氣喘患者有時只靠那不確定及不可靠的病史乃患者主訴,甚至再加上那仔細聽診也很難確認診斷,肺功能在此時就成為重要的確認診斷方式。

得了氣喘怎麼辦?

當你被診斷得了氣喘,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儘可能避免氣喘發生的危險因子:吸菸、室內、外空氣污染、各項可能的過敏原、顯著的情緒變化,以免症狀的發作,並可以避免多次慢性發作。再來則是與你的醫師商量你的「治療計畫」。

目前國際間標準的氣喘皆建議採用「階梯式療法」。依據氣喘之嚴重程度分為四級:「輕度間歇性」:每週發作少於一次,尖峰流量大於80%預測值,變異度<20%;「輕度持續性」:每週發作大於一次,但卻未達每日發作,尖峰流量變異度介於20-30%;「中度持續性」:每天發作一次以上,尖峰流量介於60-80%,而變異度大於30%;「重度持續性」:白天幾乎症狀連續不斷,夜間常常發作,而尖峰流量≦60%且變異度≧30%。在每一階段有不同的藥物處置方式,若患者症狀往嚴重度走,則治療方式也會調整,反之亦然。

對「輕度間歇性」氣喘患者,大部份患者只須在發作時,以呼入式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緩解其症狀即可,在此嚴重度階段以上的氣喘,除了以相同方法緩解急性症狀外,還要再加上長期控制藥物,主要是吸入式類固醇,可由輕度時每日使用200-400mcg,中度時每日400-800mcg至嚴重時每日800-2000mcg。若伴有夜間發作,可考慮再加上長效型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使用。

當病症無法達到良好控制則考慮升階治療,若使用三至六個月後,經評估控制良好則可以循序降階治療。

吸入藥物在氣喘患者的治療佔有重要地位,至少有五類的藥物,每一類有其作用不應混為一談,此外藥物吸入的方法要正確才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大部份的氣喘經過上述治療,得以不再發作,至少也可以因此改善症狀發作的頻率及嚴重度,減少日常生活的困擾,使得生活品質可以提高。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孕與氣喘病

一位懷孕三個月的媽媽,她的大兒子自從上幼稚園後,這半年來幾乎都在感冒,有時候還會咳到吐,尤其睡覺的時候。陸續看過多家診所,有的醫生說是感冒,有的醫生說是過敏性咳嗽,不過藥物幾乎不曾中斷過。她希望來醫院作徹底檢查。

回顧家族史,媽媽小時候也曾氣喘發作過,但自從青春期候就不曾發作。理學檢查發現幼童有吐氣時喘鳴音,經實驗室檢查亦確定塵蟎過敏。經藥物控制及氣喘衛教 (塵蟎環境控制),症狀明顯改善,最後使用欣流 sigulair控制。

最後因為媽媽希望知道,她本身要如何避免氣喘發作而影響胎兒及胎兒如何避免重導覆轍。

懷孕

約有三分之一的氣喘病婦女於懷孕時會產生氣喘病惡化現象。
另有三分之一的氣喘病婦女於懷孕時會改善。
剩下三分之一的氣喘病婦女於懷孕時會維持不變。
通常對會因懷孕產生氣喘病惡化婦女而言,最嚴重約發生於懷孕29至36週之間。對氣喘病孕婦的胎兒的影響,則主要為增加周產期死亡率、子宮內生長遲緩、早產、低出生體重和新生兒缺氧症。對患有氣喘病的孕婦而言,當她們打算懷孕時,最好事先使她們的氣喘病情獲得良好的控制。

懷孕婦女氣喘病的治療目標

主要要達到下列目標:維持<接近>正常的肺部功能。控制氣喘病症狀包括夜間症狀,維持正常的活動能力包括適度的運動,早期預防氣喘病的急性惡化,儘可能地避免氣喘病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及生出健康新生兒。要避免或控制氣喘病誘發因子( 如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過敏食物、運動誘發型氣喘、呼吸道感染 、鼻炎和副鼻竇炎)

如何預防或減少過敏兒過敏疾病的發生?

首先我們必須教導高過敏家庭中的懷孕婦女,能從懷孕的第二產期(即第四個月)就開始避免接觸家族內過敏的過敏原。
儘可能餵食母乳,但母親應禁食其家族中已被證實會造成過敏的食物 (較常見者為乳製品、蛋、魚、豆奶或花生)。
當不能餵食母奶時,須使用水解蛋白嬰兒奶粉餵食。
延遲至六個月以上再添加固體食物。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雅斯伯格症

這是一個屬於兒童心理疾病的診斷名稱,被歸類在廣泛性發展遲緩類之一。與自閉症很相似的是(1)社會互動行為出現質與量的障礙(2)興趣、行為或活動明顯侷限與刻板;不同的是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臨床上較無明顯的語言發展遲緩(例如2歲孩子會使用單字,3歲的孩子會使用溝通語句;在認知與自我協助能力上符合同年齡發展);但這群孩子較常見到(1)個人衛生不好(2)不喜愛若小動物或對動物殘忍(3)自我中心—一切錯誤均是別人的問題(唯我獨尊)(4)對殘暴節目或動物(例如恐龍等)很有興趣。(5)語文表達能力較差。

在校園中常出現與同學格格不入、常向師長抱怨或指責同儕們的問題、個人衛生不好(不愛洗澡、書桌常很髒亂或抽屜裡堆滿垃圾)、自以為是地自訂規律要別人遵守、固著的行為或觀念,對殘暴的事物(如恐龍暴力節目等)有興趣、尋求知覺的刺激(如摩擦皮膚、拿東西均先聞聞看、喜歡身體被抱緊、轉圈圈)、有特殊興趣或才能(例如倒背詩經、電腦、萬年曆法、拉丁文等),在團體中彷如獨行俠,也常易因情緒不穩而造成同儕間的尖銳對立,狀況連連的結果讓老師們疲於奔命。在家裡,親子、手足間的衝突也是司空見慣。從小所碰到的對立及排擠,在他們身心豎立了更多的芒刺,他痛苦也讓他周圍的人困惑;他們也對自己不滿及憤怒,有時還會說乾脆一走了之(有自殺意念)。很多人想幫忙但常會一再挫敗後而打退堂鼓。

不管任何治療,建議以提升社交技巧及情緒管理學習為主;另外,如何在他的生活環境中架構持續穩定的支持系統,讓他在情緒困擾時,協助他們逐一整理自己負面情緒的來源,及討論處理方法;至於親職間的劍拔弩張的狀態,可以運用親職技巧訓練或家族治療,學習解決衝突的策略。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喘用藥

氣喘是一種呼吸道的疾病,而且為慢性發炎的疾病,氣喘所引發的症狀皆有急性發作的可能,當發作時之程度有輕度、中度及重度狀況。因此在治療氣喘的藥物,一般分為急性發作時的症狀緩解藥物與慢性預防長期使用的藥物兩大種。

不論是症狀緩解藥物或慢性預防長期使用的藥物,若依藥物對氣喘藥理作用來分類,可分為兩大類:

1.抗發炎藥物:
抗發炎藥物可治療或預防任何的發炎症狀,由於氣喘是一種慢性發炎的疾病,所以使用抗發炎藥物可減輕呼吸道紅腫的症狀。這類藥品包含類固醇及白三烯拮抗劑(Leukotriene modifiers)。
類固醇可以抑制發炎機轉的發生,是目前治療氣喘病患最有效的抗發炎藥物,所以有預防或治療的作用,治療方式可以有吸入型、口服型及注射型三種劑型。
白三烯拮抗劑是較新的氣喘治療藥物,為口服給藥,但抗發炎效果較類固醇弱,用於治療輕中度氣喘病人。這類藥品沒有立即的止喘療效,故不能拿來當急性氣喘發作時的治療藥物。

2.支氣管擴張劑:
用來鬆弛支氣管,減輕氣喘症狀,包括各種短效或長效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茶鹼及抗膽鹼藥物。
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可鬆弛支氣管,但此類藥物無抗發炎作用。短效劑型是急性發作的首選藥物,長效劑型可作為預防氣喘使用。
茶鹼類藥物有多種藥理作用,使用此類藥物的病患必須抽血作血中藥物濃度的監測。因為血中藥物濃度突然增加,會引起副作用產生。若發生副作用請停藥並立即與醫師聯絡,讓醫師重新調整您服用的藥量。
吸入型的抗膽鹼藥物,在氣喘病人使用上是作為第二線用藥。
氣喘用藥若能發揮最好的療效,除了病患按時用藥外,氣喘用藥使用時機也非常重要。若每一位氣喘病患都有完整的教育,對於病患生命與生活品質皆有保障。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惱人的痘痘

回想青少年時期我,也會冒大痘痘,也有像草苺般的鼻頭粉刺,可是在古早的年代,資訊不發達,只好聽從媽媽姊姊的建議,用刺激的洗面乳、磨砂膏一直洗臉;聽從美容專櫃小姐的建議,”ㄚ,你這油水不平衡啦!要買化妝水、乳液、精華液來用”。

但我的痘痘仍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毛孔粗大,粉刺堆積,大痘痘變成了黑色的疤痕。還好長大之後的我,進入皮膚科學習,理論與實務經驗逐漸增多,慢慢的痘痘也較為好轉,只有工作繁忙時,會冒幾顆。我常常想要是我從青春時期,就有這些知識,該有多好,就不會白走很多冤枉路,白花很多錢,皮膚也不見好轉。 ”醫生ㄚ,我為什麼會長痘痘ㄚ?”我常常解釋一堆後,病人點點頭,又問我,”ㄚ,到底為什麼長痘痘ㄚ?奇怪!”唉,痘痘的原因和惡化的因素很多,一般大眾因此很容易道聽塗說。"青春痘"醫學名詞叫痤瘡,好發生在面部、上胸、肩胛及背部等皮脂腺發達的地方。 "青春痘"發生主要是因青春期時,由於雄性荷爾蒙大大增加,刺激皮脂分泌增加,若皮脂堵塞在毛囊口不能排出,就形成一個又一個乳白色小點,鼓起在皮膚表面上,叫做粉刺。以後小點的頂端被空氣氧化而變黑,所以又有黑頭粉刺之稱。

這些粉刺很容易引起局部發炎,形成膿瘡。膿瘡慢慢會消失,可是會形成瘢痕,臉上便出現凹凸不平的小丘,影響面容的光滑美觀。痤瘡的發展傾向於家族(遺傳傾向),個人有嚴重的痤瘡可能與其父母有痤瘡有關。

痤瘡在下列情況被刺激或轉為更糟:
1.穿戴帶子或緊身配件而與皮膚摩擦,或使用與身體摩擦的器具。其他如頭盔、內衣帶子、頭巾及高領毛衣都會使痤瘡轉為更糟。
2.使用的皮膚及頭髮照護產品也含有某些刺激物質。
3. 壓力太大。
4. 太過頻繁的洗臉或太用力擦臉,使用粗操的肥皂或非常熱的水也都會導致痤瘡更糟。
5.汗流很多。
6.讓頭髮貼在臉上,因為這會使皮膚更油。
7.使用某些藥物治療。目前對本病的治療方法較多,但不論採取什麼方法,最基本的還是注意日常生活的自我調理。

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避免情緒焦慮和緊張
2.保持皮膚清潔:常用溫水洗臉,避免用鹼性肥皂,不用油脂多和刺激性強的化妝品,以免進一步堵塞毛囊,使痤瘡加重。
不要搓洗你的臉,以溫和的圓形動作來取代。黑頭粉刺並不是因為骯髒的關係,所以搓洗並無法移除黑頭粉刺,或預防其形成。另外,搓洗會刺激皮膚。
3.不能用手去擠、掐、挖粉刺,這樣做容易發生感染形成膿瘡和瘢痕。
4.平時多吃食含維生素A、C、E和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飲食要清淡,少吃甜食和油膩食物,少吃辣椒,少飲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不抽煙、不喝酒,保持大便通暢。
藥物治療可幫助控制嚴重且頻繁的爆發。許多種藥物治療法的使用,是依據痤瘡的類型而定(面皰,白頭粉刺,黑頭粉刺,或毛囊損傷)。
最好的痤瘡醫療治療往往結合多項醫療方法。局部藥物療法通常較口服藥物療法無副作用,但是對於嚴重痤瘡,局部藥物療法卻不如口服藥物療法有效。

常用來治療痤瘡的局部藥物治療如下列所示:
1.幫助清除毛孔阻塞並阻止被油脂阻塞(如外用A酸、果酸、水楊酸)
2.殺死細菌,{如外用抗生素藥膏、過氧化苯、硫磺}  常用來治療痤瘡的口服藥物為抗生素、抗雄性荷爾蒙的藥物,但一般要三到六個月的療程。

口服藥物除了口服抗生素外,口服維生素A酸,是治療青春痘的最後防線,由於該藥能使皮脂腺萎縮、減少粉刺及發炎,是目前所知效力最強的控油及口服青春痘藥。但是該藥除會導致孕婦生下畸胎外,也會影響肝功能、膽固醇過高、出現脫髮、骨骼鈣化、憂鬱症及皮膚乾裂等,所以皮膚科醫師只在病情嚴重時,才會開立處方給病人使用,且必須替病人進行詳細檢查,確定病患未懷孕,並讓病患簽署同意書後才開藥,服藥期間需定期抽血。生育年齡婦女服藥前後一個月均需避孕。

現在治療青春痘有相當多的選擇,對於不喜歡吃藥的人或許可選擇換膚、紅藍光療、脈衝光、染料雷射。甚至有醫師宣稱早已不再使用口服藥來治療痘痘了,目前為止的臨床經驗也證實有不錯的結果,唯一缺點是健保並不給付,這些療法相對於傳統口服及外用藥療法,費用較高。

不管選擇哪一種方法治療,都須有耐心。因為治療除了消除已經長出的痘痘外,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其他地方再發出痘痘,因此需要數個月的時間,並且日常生活習慣也要一起配合改善,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祝大家戰痘成功!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敏性鼻炎的常見問題

(一)什麼叫做「過敏」?
簡單的說,就是當我們鼻子吸入一些物質,例如花粉、黴菌、灰塵或動物毛皮,身體會將其視為入侵者,試著將其排除而產生打噴嚏、流鼻水、流淚水及咳嗽等症狀。這些入侵者我們稱之為”過敏原”,多為周遭環境的一部分,對於人體是無害。人體並未隨著年齡增長而能主動去避免這些過敏原,這也就是為甚麼過敏難以治癒的原因。

(二)誰會患過敏性鼻炎?
就像許多免疫系統的疾病一樣,我們無從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過敏有遺傳的傾向,若雙親之一有過敏性鼻炎,其所生孩子之罹病率約為百分之二十九。若雙親皆有,則機率約增至百分之四十七。通常過敏症狀會隨著孩童年齡漸增而減輕,但是隨著年齡增加,你也有可能罹患新的過敏症狀,即使年過五十才患病也不足為奇。

(三)過敏會消失嗎?
過敏性鼻炎有時自動地會改善。然而許多專家相信疾病的本身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症狀在沈寂一段時間後,往往會復發。

(四)過敏性鼻炎患者會不會比較容易得傳染性疾病?
不會。但過敏性鼻炎患者若未治療則容易導致耳朵及副鼻竇感染。

(五)如何區分過敏性鼻炎與感冒(鼻傷風)?
要區分兩者,有時非常困難。因為兩者之症狀類似,皆會造成打噴嚏、流淚、鼻塞、流清鼻水、全身倦怠及頭痛。然而感冒較不易造成喉嚨及眼睛癢,通常以喉嚨痛開始。至於過敏的症狀通常是依序而來,先打噴嚏,接著流清鼻水,最後鼻塞。再者,感冒之病程約五至七天,而過敏的症狀在避免過敏原後症狀即可緩解。

(六)過敏性鼻炎為何有季節性及全年性之分?
如果你的症狀會隨著季節而改變,這些過敏原可能是花粉。若你鼻子的症狀為全年性的,那麼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塵蹣、動物毛髮及排泄物、黴菌孢子等。有些人會發現在同一年中,在夏天受花粉之苦,在冬天受塵蹣之災。而在臨床上,也常見患者不祇對一種過敏原過敏的情形。

(七)我應該準備些什麼以便告訴醫生呢?
醫生的診斷須仰賴患者的症狀與所提供之病史:什麼情況下症狀較易發生?有沒有季節性差異?曾接受過何種治療?家中有人得過敏症嗎?

(八)過敏性鼻炎是如何診斷的?
過敏性鼻炎大多數經由症狀及鼻黏膜的外觀,加以診斷。若要知道確定之過敏原,醫生會安排一系列之敏感試驗,其中包括皮膚試驗或多種同時過敏原試驗。

(九)鼻息肉是否為過敏性鼻炎常見之併發症?
不是。

(十)類固醇鼻噴劑能長期使用嗎?可能的副作用為何?
是的,在醫生的指示下使用,其安全性不低於其它治療藥物。類固醇鼻噴劑為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方式之一,其優點為低劑量,直接作用於鼻黏膜上、低副作用、使用方便(一天祇須噴一至三次)。許多研究顯示,它具所有治療鼻炎藥物的優點。約10%使用者會有局部刺激、燒灼感及打噴嚏之輕微局部副作用,至於鼻中隔穿孔、白色念珠菌感染及鼻黏膜萎縮等則罕見。腎上腺抑制及幼兒發育生長遲緩等全身性副作用極為罕見。

(十一)過敏性鼻炎的小朋友,若有以下特殊情形,應儘速至門診就醫。
(1)當治療無法減輕患者鼻腔大部份症狀時。
(2)清鼻涕變黃且時間長於24小時。
(3)當小朋友出現副鼻竇疼痛或壓迫感時。
(4)當小朋友因過敏性鼻炎,而無法正常上學、遊 戲,或影響睡眠時。
(5)當父母親有其他相關問題時。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胸悶的時候, 您找那一科醫師最合適?

每當生病的時候,雖然認識很多醫師,但往往不知道要找那一科醫師才合適。以下特別列出一些與胸悶最常見的疾病供大家參考:

氣喘
肺氣腫
支氣管擴張
慢性支氣管炎
氣胸
心臟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
精神疾病

所列出這些最常見的疾病中,大部分是與胸部疾病有關,當來醫院時作胸部X-光及肺功能檢查,就可診斷氣喘、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需配合臨床症狀,而氣胸只要胸部X-光即可診斷,假如胸部X-光及肺功能檢查都正常, 則需做心電圖檢查是否心臟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最後如檢查皆正常,需配合臨床症狀是否精神疾病。
根據以上說明,當您有胸悶的症狀時,找胸腔病院胸腔科是第一選擇。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我監測血糖?

糖尿病病友們由於自身調節代謝能力的降低,外界的微小變化,如氣候、飲食、緊張、勞累、情緒波動等,都會引起血糖的改變。也聽到許多病友們會說:我覺得很好,為什麼醫生會說我血糖控制不好?我常會說:糖尿病是一個隱形殺手,要在你還未感到它的存在時就預防它的傷害,為了能更好地控制病情,進行血糖監測是很重要的,糖尿病人應建立一本自己的病情日記,並養成每天記錄病情變化的好習慣,久而久之,就能總結出規律。

也有許多人因為怕痛或覺得血糖機不準而不自己測血糖,下面有一些撇步讓你不擔心自己測血糖。

如何避免血糖數值不準:

1.核對試紙代碼,有效期限(試紙與血糖機型號應一致)。

2.取出試紙並檢查試紙是否潮濕。

3.以酒精棉片消毒採血部位並等酒精乾,如果採血前酒精還沒有完全揮發,會影響血糖機的測量。酒精除了會污染血液,還可能會使紅血球溶解。

4.感應區保持乾淨。

5.足夠血量,血量不足及分次採血,會造成血糖偏低。

6.手指潮濕勿拿取試紙。

7.瓶蓋應蓋\緊,以免試紙受潮。

8.勿將試紙分裝,以免試紙受潮。

9.勿將試紙置放於冰箱。

10.試紙勿暴露於潮濕、高溫下。

怕痛-如何解決?

依皮膚厚度調整採血適當深度,太深會造成疼痛,太淺易血量不足。

如何以最淺的刻度擠出足夠量的血液

1.採血前先按摩手指。

2.先使用溫水洗手。

4.手自然下垂比心臟低。

5.像甩溫度計般的甩手。

6.由手指根部擠壓至指尖。

相信經由我們衛教師的教導,可讓你不再擔心自己測血糖。

常有些病友自我監測血糖只為了給醫生看,了解如何建立一本自己的病情日記,而更能掌控自己,病情日記的內容則應包括:1.自我測血糖及所測血糖值與吃飯時間的關係,即飯前還是飯後;2.糖化血色素值及日期;3.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的時間及種類、劑量;4.任何可能引起血糖變化的因素,如食物種類及數量、運動量、生病情況等;5.如有低血糖情況發生,須記下低血糖症狀出現的時間、與外界的關係、症狀的體驗等。6.自我監測血糖頻率:根據治療方式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醫生也會依照你個別的情形定期檢驗血脂、眼底檢查、神經系統檢查、肝、腎功能檢查、心電圖檢查等。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鼻噴劑使用Q & A

Q:能不能馬上好?

A:若鼻塞只是單純的肥厚性鼻炎的急性鼻炎發作,只要噴「交感神經興奮劑」應可立刻解除鼻塞症狀。

Q:一天要噴幾次?多噴會不會較好?

A:原則上「交感神經興奮劑」或「副腎上線皮質素鼻噴劑」一日兩次即可,若是預防性的「肥大細胞劑」則建議一日4-6次。

Q:鼻噴劑會上癮嗎?為什麼?

A:不能算是藥物上癮。只是若太常噴的話,會造成繼發性的血管性擴張,長期下來即產生所產生所謂的反彈性「藥物性鼻炎」了。

Q:有沒有含類固醇?

A:只有「副腎上腺皮質素鼻噴劑」這型鼻噴劑才含有類固醇成份,用在過敏性鼻炎時使用,對治療打噴嚏、鼻水效果很好。若只是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急性鼻炎發作產生的鼻塞,則只須開立「交感神經興奮劑」即可。

Q:若有懷孕,能不能使用?

A:可以。不管是「交感神經興奮劑」、「副腎上腺皮質素鼻噴劑」或「肥大細胞安定劑」都屬B級藥物,不會影響胎兒。

Q:我家幼兒也鼻塞,可否使用?我家老父老母可否使用?

A:不妥。嬰幼兒儘量不要用,可能因反彈性鼻塞引起窒息的。至於老年人倘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者使用時更要小心,有可能造成血壓升高或心絞痛發作等副作用。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正確用藥五大核心能力

為了減少重大疾病或是醫療處理、用藥不當的相關事件發生。衛生署近期推廣「正確用藥的五大核心能力」,強化正確用藥教育,以提升全民正確用藥安全。

所謂的正確用藥五大核心能力:

能力一 清楚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

看病時,要瞭解自己身體狀況並能清楚向醫師說明下列事項:

(一)哪裡不舒服?症狀出現在身體的哪個部位?怎樣不舒服?不舒服的時間?

(二)是否有特殊體質或飲食習慣?有沒有對特定藥物過敏、特殊飲食習慣。

(三)生過的病。包括開刀、住院、醫學檢驗報告結果、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及遺傳疾病等。

(四)目前正在使用的藥品。主動告訴醫師您目前所服用的藥物或營養品,例如:維他命或中草藥等。並可主動出示用藥紀錄卡。

(五)有無考試、操作機械或開車?一定要告訴醫師,以免因藥物的副作用產生意外。

(六)女性需告知是否懷孕、正準備懷孕、正在餵食母奶。有些藥物對胎兒發育有影響,因此在準備懷孕或已經懷孕時,須與醫師作評估。

能力二 看清楚藥品標示

(一)姓名 領到藥品時,先核對名字、年齡,確認是否正確。

(二)藥品怎麼使用 領藥時,可先詢問藥師如何使用。

(三)用途 藥品的用途是否適用於您的疾病。

(四)藥品名稱和外觀 檢查藥品的名稱及外觀。

(五)副作用 並且可詢問藥師當有嚴重副作用發生時,該如何處置。

(六)注意事項 要看清楚明白藥物的注意事項。

(七)使用多久 了解藥品應該吃多久,並且核對藥品數量。

(八)藥品保存期限與方法 要清楚藥品的有效期限跟保存方法。過期、變質、變色的藥品勿再使用。

能力三 清楚用藥方法、時間

(一)用藥時間與用藥方法

服用時,應配足量的開水服用,勿以葡萄柚汁、茶、等飲料配合服用,以免影響藥效。

(二)飯前是指吃飯前一小時或飯後二小時。飯後則是吃飯後三十分至一小時。

能力四 做身體的主人

為了自己的健康,秉持有病看醫生,用藥找藥師。堅守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五大原則。

能力五 與醫師、藥師作朋友

當有藥物方面上的任何問題,可直接打藥袋上的24小時藥物諮詢電話做諮詢。或隨時可以請教您熟悉的醫師、藥師。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喘與阻塞性肺病差異》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同

常有民眾將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混淆。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王善民表示,前者通常早期或年輕時就會發病,後者中年以後才發作;同時慢性阻塞性肺病病程緩慢,但難恢復。氣喘則可能時而控制良好,時而控制不佳,兩者形態互異。

王善民醫師提醒,氣喘造成的氣流阻滯症狀,只要能控制病情,基本上可以改善,生活與常人無異;但慢性阻塞性肺病通常無法恢復至未發病時的呼吸流暢狀態。

此外,醫師強調,氣喘常有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病則無;前者與抽菸無絕對關係,通常清晨、夜間發作,後者的原因之一與長期抽菸有關,通常在病患活動時發作。

醫師指出,國內研究資料顯示,台灣成人氣喘盛行率約8%,而這段時間又是感冒及流感肆虐高峰,加上新流感威脅,有呼吸道疾患病人如:氣喘、慢性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人,更應小心防範,容易加重原本病情而急性發作,更容易導致肺炎發生,需住院插管治療。

針對呼吸道過敏患者,醫師提醒,隨身攜帶口罩,尤其進出公共場所、髒亂環境、接觸室外冷空氣時最好戴上;其次,注意早期症狀出現,如噴嚏、鼻水增加,夜間咳嗽,運動時呼吸不耐等症狀時,儘早就醫診斷治療。此外,若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醫師建議充分休息與適當治療,部分人可能因為呼吸道受到病原感染刺激,而出現暫時性的外因性氣喘。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髕骨軟骨軟化症

髕骨軟骨軟化症它的特點是當病人使用到髕股關節(patellofemoral joint)時會產生廣泛的前膝疼痛現象。對於長時間久坐、家庭主婦(常屈膝或蹲)、常穿高跟鞋、不當運動、跳舞、爬山等都是好發的族群。這症狀以成年女性居多,老年人次之,和骨質疏鬆症無關。而先天的髕骨排列不正、長短腳、內旋足、先天結構骨盆較寬等也會發生。

髕骨(俗稱膝蓋骨)呈倒三角位於股骨及脛骨的上方,髕骨兩邊及上緣都與大腿股四頭肌聯繫,隨著膝關節伸直、彎曲而滑動。

膝關節在彎曲30度,所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1倍,彎曲60度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4倍,蹲姿則是8倍,如果頻繁、長時間讓膝蓋過度承重,就會造成髕骨後面的軟骨組織受到損傷。

臨床症狀首先從髕骨內側開始感覺疼痛腫脹,再擴大到前面和外側面的膝蓋,活動時膝關節會有”??響聲”、上下樓梯感到無力或長時間坐著感到疼痛等現象,這時候就該尋求醫師了。

髕骨軟骨軟化症也有復健的方法喔!臨床上物理治療應用熱療來改善膝關節的血液循環,幫助膝關節代謝廢物。電療則可減緩疼痛,使用貼紮或護膝來固定髕骨位置。強化股四頭肌的肌力,特別是股內側肌可用直膝抬腿(躺臥在床上或地板上,膝關節伸直,腳板背屈,腿抬高大約45度,停留3到5秒鐘後,再慢慢放下),或在膝蓋下放置毛巾捲伸直膝關節運動來訓練,可預防髕骨向外側偏移,增加髕骨穩定性。長短腳的患者,在短腳側加墊子,內旋足用足部裝具來加以矯正。

最重要的還是應避免從事引發症狀的活動,例如:減少穿高跟鞋(理想的鞋跟應在三公分以下)、練瑜伽不強迫硬撐膝關節、減少上下樓梯會壓迫膝關節的活動。愛護關節不軟腳,日後才能走趴趴!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人40 乾燥危險群

乾燥症又稱為修格蘭氏症候群,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是指除了乾燥症之外,沒有其他風濕免疫性疾病;「次發性」則是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硬化症等合併症。

原發性乾燥症好發於40歲到50歲的女性,國外有報告指出,年齡最小的發病者只有3歲,男女比例為1:9。

原發性乾燥症的致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白,其疾病進程非常緩慢且早期症狀不明顯,症狀經常是間歇性發生,數年後,慢慢轉強,發病頻率也越來越頻繁,通常病人從輕度乾燥症到非常不舒服,就醫診治大概要5年以上。

◎以下簡述乾燥症常見症狀及治療方法:

●乾眼症:早期以眼睛乾澀、異物感及眼結膜紅腫為主,晚期則結膜持續紅腫;少數病人會因淚水過少,引發角膜受損,進而造成眼睛模糊,甚至失明,嚴重時,眼睛分泌物變得非常黏稠,眼角會出現淡黃色分泌物。

治療時,可用人工淚液改善症狀,降低淚腺發炎,進而改善淚液分泌,若以手術阻塞鼻淚管,可延長淚液停留的時間,增加淚液的保護作用。

●乾口症:病人常抱怨口腔味道異常、火氣大、食不知味,慢慢地口水變少,吞嚥逐漸困難,嚴重者必須喝下很多水,才能嚥下食物,病人也容易蛀牙和得牙周病。

檢查方法是做唾液腺的切片檢查、核子醫學掃描、攝影、分泌量測定等。

病人可多喝水,或者口含酸梅、檸檬片,或咀嚼無糖口香糖來促進唾液分泌,勤刷牙則可保持口腔衛生,避免牙周病等合併症;若症狀嚴重者,可能需服用直接刺激唾液分泌的藥物才能改善症狀。

●外分泌腺腫大:唾液腺腫大可發生在腮腺或頷下腺疾病的任何時期,早期經常是間歇性發生,主因是唾液腺發炎引起管道阻塞,導致分泌物無法排泄,晚期可能發生腫瘤,或受到淋巴球細胞浸潤,此時唾液腺常是持續腫大的。

唾液腺切片是非常重要的檢查,若切片中,4平方毫米中,有50個以上的淋巴球聚集則為陽性;老化引起的口乾症,其切片常呈現組織萎縮與纖維化。

◎如何緩解乾燥症的不適症狀?

●乾眼症的人要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等。

●因為菸會刺激眼睛,盡量不要抽菸,或待在有菸的環境。

●乾口症的人應避免糖、酒精或咖啡因,這都會加重不適的症狀;此外,應減少辛辣及酸性食品,以免過度刺激,避免惡化。

●罹患乾燥症需要遵從醫師指示長期服藥,並定期追蹤檢查;皮膚或陰道乾燥等症狀,可使用乳液維持皮膚保濕,或使用陰道潤滑劑,減少乾燥引起的疼痛。

(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文/陳孝雙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腦中風的預防與健康檢查

寒冷的天氣使得人們的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液循環變差,進而增加心血管或腦血管的發病機率。尤其是每當深夜許多長輩們在溫暖的被窩中需要下床上廁所,但因為夜晚氣溫驟降,溫熱的身體接觸冰冷的地板,如果您沒有穿上襪子或保暖的衣服,可能會導致血壓急速上升進而引發腦中風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高血壓乃為引發腦中風的重要危險因子,因此,氣溫驟降時更應注意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若原本就有腦血管硬化的民眾,腦中風的機會也就大為增加。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癌症已經連續25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位,2007年台灣地區人民十大死因依死亡人數排序,前三名分別為(1)惡性腫瘤(癌症)占28.9%;(2)心臟病占9.3%;(3)腦血管疾病(中風)占9.2%。由此可知威脅我們生命最大的殺手,主要是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等俗稱「三高」的慢性病。要降低腦中風的罹病機率或死亡率的方法,除了維持健康的生活形態以及作好血糖、血脂、血壓的控制外,若能定期規劃做一套針對腦血管病變的磁振照影(MRI)高階影像健檢來了解自己腦部組織及血管的狀況以期早日發現和治療,必定能使您與您的家人的健康得到最好的照顧。

* 誰需要做預防腦中風的檢查?

1.好發年齡:年紀愈大愈易發生中風。

2.高血壓病史:腦中風最重要的危險因子。

3.糖尿病病史:長期高血糖會加速動脈血管硬化。

4.家族心臟病史、有高血脂者。抽菸者的發病機率為非吸菸者的2倍。

5.小中風(暫時性腦缺血):曾有腦中風病史者之後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6倍。

* 腦中風預防之道:定期規劃合宜的健康檢查

建議年滿四十歲以上的成人,應每三年一次定期接受健保局給付的成人健康檢查。而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則應每年一次定期接受檢查。如果您是高血壓的患者或家族中有人罹患高血壓或心臟病,應定期量血壓、血糖及血膽固醇,以減少腦中風發生的機會。亞東醫學中心為提供大台北縣地區最優質的醫療品質與預防保健,不惜成本斥資近億,重金引進全台唯一最新型的西門子磁振照影(MRI)高階影像儀器。近年來MRI在醫療運用已經愈來愈廣泛,從頭頂到腳底、從癌症、腦中風到心血管疾病、從診斷到追蹤,已是現代醫學不可或缺的利器;MRI 的檢查屬於非侵襲性風險極低,對於人體軟組織病變有很高的偵測與診斷價值,但因造價不斐,所以只有在大型醫院或醫學中心層級以上的醫院才有能力設置。

磁振造影是一種非常高階的醫學影像技術,因此它所需的設備自然是成本昂貴。本院健康管理中心在2009年引進最新的西門子1.5T磁振造影系統(Siemens Avanto 1.5T A Tim-CT System),作為高階影像健檢之用途。在硬體方面,除前面已提及的部份外,另一項特色是它配備了最新的Tim-CT (Total image Matrix Continuous Table Movement)技術,在掃描時檢查台可以連續移動,所以受檢者不會因要檢查不同部位需重覆上下檢查台,或是需要放射師更換覆蓋於受檢者身上的線圈,如此一來可大大縮短了擷取影像的時間,讓檢查的過程更快速也更舒適,此外更是全台灣唯一在同級的系統上配置32 通道的頭部線圈,大幅提昇掃描的速度,讓受檢者更容易配合,除了兼顧受檢者的舒適外也不忽略檢查的品質。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可忽略的自殺警訊! 文/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護理師邱淑芳

台灣地區自殺死亡已經連續9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9位。台灣自1998年以來,自殺死亡率從每10萬人口之中有9.97人上升至2006年每十萬人口19.3人,到達一倍左右。以下為容易自殺者特性:

容易採取自殺的六大個性:

●個性偏激的人。

●愛恨強烈、情感脆弱者。

●挫折忍受力低的人。

●追求完美,憤世嫉俗的人。

●消極悲觀、多愁善感的人。

●自我要求高,自我肯定少的人。

四種原因讓人想自殺:

●太在意的人、事或問題。

●感受到強烈受傷的人、事或問題。

●無法解決的人、事或問題。

●太輕忽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價值的人。

自殺與疾病絕對有關,導致自殺的原因中,疾病絕對是重要因素。

1.統計顯示,70~90﹪患有精神疾病。

2.憂鬱症之中,性別上的差異是:

自殺企圖,女性是男性的2~3倍。

自殺成功,男性則是女性的1.5~2倍。

3.年齡在自殺統計上也有意義。

認清自殺念頭的關鍵時刻:

●自我獨處時。

●觸景傷情時。

●意氣用事時。

●情緒低潮時。

●季節交替時。

●逢年過節時。

不可忽略的自殺警訊,此部份可分為「社會指標」與「個人言行」兩方面。

社會指標方面:性別、年齡、 婚姻、工作、 過去有自殺史 、精神病史、家族史、 自殺的方式。

個人言行方面:

1.經常重覆說想要去死。

2.生活、行為突然產生改變。

3.開始對心愛的人、事、私密的重要物品做安排。

4.出現反常的現象與觀念。

5.封閉自己,不喜歡跟別人接觸。

當周遭同學出現一些特殊狀況時,就要特別注意,例如:

1.作息開始混亂。

2.表現出和平常不一樣的反差行為。

3.常常請假。

自殺的防治,大家都有責任,對週遭可能發生個案的協助多一分,也可能減少一個生命的損失遺憾,少一份社會的動盪不安。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226

新聞來源:優活健康網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知道年齡是「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嗎?

失智症可根據不同病因而分類:老年失智症、血管型失智症、頭部創傷造成的失智症、Parkinson氏病造成的失智症、愛滋病造成的失智症等。雖然類別很多,成因不盡相同,但其基本特徵皆相似。在這當中以老年失智症最常見。

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湯夢彬醫師表示,老年失智症又名老年癡呆症或是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種腦部疾病,會造成腦部神經細胞逐漸喪失。由於最早的病變位置與日常記憶功能有關,所以熟為人知的記憶障礙或失憶症狀便很早出現,並被察覺。阿茲海默氏症的病人除了失憶症狀外,也可能用妄想、迷路、失用及人格改變來表現初發症狀,不過,這些症狀的被察覺確與家屬的敏感度有關。

湯夢彬解釋,年齡是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美國神經學雜誌有一篇關於失智老人的研究顯示,一百歲以上的人口約89%有失智症。大多數研究顯示高血壓為阿茲海默症以及其他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治療高血壓可減低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但是否能預防失智症,各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老年失智症的病程是漸進的,初期可能只有短期記憶喪失,也就是只記得過去的事而忘記了眼前的事,漸漸地才喪失思考及判斷能力,無法自理日常生活。對於懷疑患有失智症病人應送醫院尋求老年醫學、神經內科、精神科或家庭醫學科等做集中病史與身體檢查,不過,家人還是可以從日常生活功能與行為來判斷。

其實失智者希望被接受、被喜歡,故其群帶家庭勿給予孤立感和分離不安感;當然照顧者也有疲勞與無奈感,可尋找社會支持資源。湯夢彬提醒民眾,居家照顧失智老人對整個家庭系統造成衝擊,照顧者缺乏疾病及照顧的知識,又面臨多重角色之衝突、家人照顧責任分擔之糾葛,終致身心俱疲。照顧者迫切需要各種社會支持,而提供照顧者疾病知識、照顧方法、調適方式的最好方法是經由家屬支持團體。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220

新聞來源:優活健康網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帶您的寶貝看病

現代的人孩子生的少,每個都是寶貝,常常可見著急的媽媽在小兒科門診,有一大堆的問題要和醫師溝通求教,以下幾點可供媽媽們參考。

(一)注意重點:由於醫師ㄧ個門診,必須應付很多家長,所以家長訴說孩子的病情應注意「重點」,也就是「主訴」。譬如:孩子發燒,要說明發燒多久?體溫高到多少,是肛溫或腋溫?是每天燒或間隔幾天燒?而不是籠統說,已經燒一個 月了,因一個月中可能只是月頭燒及月尾幾天發燒,並非每天發燒,訴說不清,易誤導醫師診斷的方向。又如腹瀉,最好說明一天幾次?已經持續幾天?有無其他症狀,如抽筋、發燒、嘔吐、腹痛等。最好連孩子的大便一起帶來,供醫師參考。大便有否血絲、黏液、味道如何?也須一併敘述。若是怕忘東忘西,做個小抄也無妨。

(二)遵照醫囑:有些情況醫師認為不需要吃藥,不可一直自作主張要求。醫師認為不必打針,也不必一直拜託打一針。因為有些情況根本不需要,打了也沒有助益,要尊重醫師的專業知識。醫師認為該做的檢查要全力配合。不論抽血或X光,一定有其必要醫師才會建議。許多媽媽不忍孩子抽血,常一味拒絕檢查,結果自己延誤病情。

(三)坦誠溝通:看病和逛街買東西不一樣,不可病急亂投醫,到處亂逛醫院,因為疾病的病程是一定的,如玫瑰疹一般有三天的高燒。少部分的媽媽太過心急,看孩子高燒不退,今天看這家醫院,明天又換另一家,跑來跑去,同時併用數家藥物,或中、西藥自行併用,常使孩子藥物劑量過量,所以若孩子正在使用哪些藥物,必需坦誠告知醫師,以免自誤。

(四)最好能事先預約掛號:事先預約可以免去長時間的排隊等待,孩子出門,必須先準備好尿片及牛奶,以免因等候過久,一直哭啼。若有高燒,出門前可先予以退燒,以免高燒持續過久。先行退燒,絕不會影響醫師診斷。

(五)親自就醫:現代人生活繁忙,媽媽常以口頭敘述孩子病情而不帶孩子親自就醫,常要求醫師照上次處方,或帶老大看病順便替老二拿藥。若是慢性病或是家庭醫師,尚可以如此,但如是急性病,每次病情未必一樣,最好把小孩帶來讓醫師做理學檢查。

(六)小孩不是大人的縮影:小孩子的病和大人是不同的,使用藥物的劑型及劑量也不相同,若幼兒生病,應找小兒科專科醫師,更不可自行到西藥房抓藥給幼兒服用。

有效率的待孩子看病,可以充分和醫師溝通,滿足您的疑惑,您就不會慌慌張張,整日擔心孩子的病情,做個與醫師合作的「好家屬」,可使孩子的疾病早日康復。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tiis)

足底筋膜為腳底足弓之最主要支撐,主要功能為吸收在正常步態週期中著地期所產生之反作用力。扁平足、空凹足、足跟肌腱過短等等,皆可能改變正常步態的生物力學而增加足底筋膜之張力,產生腳底刺痛。

常見症狀

病患通常會在早晨起床之後,足踏地時產生劇痛,但其不適會在之後的30~45 mins後漸緩解。足底筋膜在長時間休息後,會維持在較短的長度,當腳下床踩地時,就會對足底筋膜造成一個快速而強的拉力,造成足底筋膜的傷害,而經過一段時間的行走後,足底筋膜會逐漸變得較鬆,因此症狀會漸漸緩解。

好發

>40y/o,需長期站立行走的人,或足部結構出現異常的人,例如:有扁平足、空凹足、足底筋膜過短等。

診斷

1.觸診沿著足跟的內側向趾端探測,就會發現壓痛點,壓痛點或在足根或足心。在足心時,則可能與足底的肌腱有關。壓到壓痛點時,痛可能會沿著足底而延長。我們也可以試著施力於腳的大趾,使之向上蹺,或同時將足踝也扳向上蹺,都可能會產生足跟的痛。

2.肌肉骨骼超音波和X光檢查

治療:

1.休息不走動或冰敷。

2.口服消炎止痛藥。

3.增加踝關節柔軟度及跟腱牽拉運動:

運動一:回復足底筋膜柔軟度呈坐姿,膝蓋彎曲,腳底板平貼於地,用手將腳趾朝上扳動,停留十秒後休息。接著將腳底板朝上,再用手將腳趾朝上扳動,一樣停留十秒。此兩項動作交叉重覆十次即可。

運動二:回復足跟肌腱柔軟度雙腳以弓箭步站立,雙腳腳跟著地,身體重心往前移停留十秒,即可感受到在後方的小腿肌肉被拉扯的力量。雙腳輪流前後練習數次即可。或可面牆而立,雙手打直扶牆面,之後,雙手彎曲身體往前傾,腳跟不可離地,即可感受到兩腳小腿後側肌肉同時被拉扯的力量。

運動三:足底小肌肉強化運動呈坐姿,膝蓋彎曲,腳底踩毛巾,腳底板平貼於地,練習以腳趾頭抓毛巾即可運動三:足底小肌肉強化運動呈坐姿,膝蓋彎曲,腳底踩毛巾,腳底板平貼於地,練習以腳趾頭抓毛巾即可。

一般而言,在做任何肌肉伸展運動前,患者應先做暖身運動;對於要伸展的部位要有良好的支撐,以免發生拉傷或危險。

4.減少疼痛及發炎症狀:

超音波治療及冰敷、電療來減輕疼痛及發炎症狀。患者一般可在運動後,在足跟及足底部位冰敷約十分鐘。

5.用足跟墊來減少組織壓力:

軟材質的足跟墊可增加足跟吸震能力,硬材質的足跟墊則是使足跟在負荷體重時不致於塌陷得太厲害,間接增加了足跟的厚度。有氣墊的運動鞋也是不錯的選擇。

6.手術:

在保守療法無效時才會被建議。症狀在4~6 months內無改善會考慮手術處理,開放式或內視鏡足底筋膜部份切開術為主。研究顯示:手術治療可以減少74%至87%病人主訴症狀。而手術後,病患仍需進行復健治療才可完全解決足底疼痛之症狀。

新聞來源:KingNet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吃素減低慢性病癌症發生 環保護地球  中央社記者  楊淑閔  台北

吃素抗暖化救地球專題之3

慈濟綜合醫院主治醫師許瑞云不管是在醫學實驗,或日常生活,都大力提倡素食,因為可以降低多種慢性病、癌症發生,而且身體輕鬆、精神敏銳,環保、護地球,她鼓勵大家一起來。

許瑞云是個小留學生,曾任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師、哈佛麻省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返台後在慈濟綜合醫院擔任教學型主治醫師。

許瑞云說,其實光是美國的農場,就可以餵飽20億人口,但是大多數的穀物不是給人吃的,有 95%的黃豆用於畜牧業,森林變成肉品。

除了生態浩劫、不人道。許瑞云以健康觀點提出科學知識供民眾參考。

她說,其實人類看到生肉或未曾調味的肉,是有動物本能的,她做過開放式提問,幾忽全部的人的本能反應都是不會想吃,只是現代人的本能被調味料掩蓋了。

她指出,攝取肉類容易引起癌症、中風、心臟病、便祕、感染性疾病、骨質疏鬆症、慢性腎臟病、胃病等疾病;國人前三大死因正是急性腫瘤、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

她說,醫界已做過降低膽固醇試驗顯示,使用安慰劑沒太大作用,能讓膽固醇大幅降低的是用藥與吃素的兩組,成果相當。

許瑞云說明,第一組為對照組,蛋奶素,飲用脫脂奶粉,符合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第二組是藥物組,飲食如同對照組,外加降膽固醇藥。第三組是全素飲食。

實驗顯示,4週後,這三組壞膽固醇降低比例,依序是8%、30.9%及28.6%,CRP發炎指標依序降低10%、33.3及28.2%;表示蛋奶素者,仍要用藥才能達到全素飲食的結果。

另一份治療心臟病的研究顯示,對象是48位中度到重度心臟病病人,實驗組是吃低脂全素飲食、改變生活型態及增加運動,對照組是採一般醫學治療,5年後,後者的復發率是前者的2.7倍。

許瑞云說,紅肉與醃製肉類會導致直腸癌、食道癌、胃癌、前列腺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癌及膀胱癌;鹹魚會造成鼻咽癌。燒烤食物則與胃癌有關。

她說,另有研究顯示,肉的消耗量與大腸癌的發生率成正比。還有研究慢性腎臟病資料顯示,肉蛋白使腎功能惡化程度是植物蛋白的 3.5倍,現代人大量攝取過多蛋白質是會傷腎的。

她提供各種動物與植物食品平均蛋白質含量值給民眾參考:雞蛋13、魚肉18、豬肉19、雞肉19、牛肉19、奶酪21,植物類的穀物12、豌豆與毛豆12.6、干豆類22、花生25.6、黃豆36.5。

不過,許瑞云呼籲國人,吃素也要吃得健康,吃過多加工品不好,不要太偏重黃豆加工品,也不要吃基因改造食品;已有實驗顯示,被餵食基改黃豆的老鼠出現大腸變性問題。而且台灣人吃素環境仍待改善,千萬不要吃下過量添加物。

她也提醒素食者,蛋白質要攝取各種不同的發芽後的豆類、堅果類、全穀或全麥食物。鈣則自黑芝麻、秋葵、堅果、乾燥海帶或海帶芽、無花果、綠葉蔬菜、芥蘭、莧菜、豆腐與黑豆等攝取。

維生素D要靠晒太陽。維生素B12可來自發酵穀物製品、啤酒酵母與回春水。鋅可攝取巴西核果、海藻、紫菜、南瓜、芝麻、葵花子、松果、全麥麵包、糙米、扁豆、杏仁、胚芽及燕麥。

鐵可來自全麥麵包、葡萄乾、芝麻、南瓜子、豆類、古樹普洱、深綠色蔬菜、菠菜、高麗菜、豆腐,但別同時喝咖啡或茶。鉻可來自啤酒酵母、全穀類及酵母。歐米加-3脂肪酸可來自亞麻籽油、核桃及微藻抽出物。

許瑞云舉例,許多名人都吃素,包含達文西、愛迪生、林肯、甘地、蕭伯納、伏爾泰、愛因斯坦、史懷哲。體壇的健美先生也有人茹素,9 次奧運會金牌獎劉易士(Carl Lewis)、超級馬拉松和長跑競賽世界紀錄保持人西波士(Istvan Sipos)也是。

據她所知,有位 104歲西方茹素女性每天還在健身房運動,不需晚輩照料。另一位 110歲的亞洲茹素女性許哲,還開養老院照顧許多70、80歲的老人。

台安醫院前院長暨婦產科主任蘇主惠並說,研究顯示,吃素男性比非素食男性壽命多 6歲,女性方面則多3歲。

墮落天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